京津冀签署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共促民生服务一体化
京津冀经济圈
经济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5日
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近日联合签署《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三地在养老、殡葬、救助、防灾等民生领域的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次合作聚焦打破地域壁垒,通过政策协同、资源共享与招商引资,构建覆盖广泛、服务高效的民政服务网络,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民生动力。
一、立足国家战略,开启民政协同新篇章
作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导向。民政事业涉及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服务供给等关键领域,三地民政资源存在显著互补性:北京市拥有优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天津市依托港口优势和区位特点,在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具备独特条件;河北省则在养老床位供给、生态安葬场地等方面拥有较大空间潜力。此次协议的签署,正是立足三地资源禀赋,以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推动民政服务从“各自为战”向“协同共建”转变,为区域民生保障体系升级奠定基础。
二、聚焦十大领域,构建民生服务协同矩阵
《合作框架协议》覆盖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社会救助、防灾减灾救灾等10个重点领域,形成多维度、全链条的协同发展布局。在养老服务领域,三地将推动异地养老服务资格互认,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结果共享机制,鼓励北京市优质养老机构通过合作办学、托管运营等方式向天津、河北延伸服务;殡葬服务方面,规划共建区域性骨灰安放设施和火化设备共享平台,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模式,降低群众殡葬负担;社会救助领域,完善跨区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协作机制,实现救助信息实时共享和转介安置无缝对接;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将联合建立区域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衔接机制,统筹应急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布局,提升重大灾害快速响应能力。此外,协议还涉及社会组织培育、儿童福利保障、残疾人服务、慈善事业发展、区划地名管理、婚姻登记服务等领域,全方位覆盖群众生活需求。
三、明确实施路径,推动协同落地见效
为确保协议落地,三地民政部门明确了五大实施方向,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协同发展体系。一是聚焦功能疏解,优化资源布局。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部分一般性养老机构、殡葬设施等向天津、河北转移,引导医疗康复、养老培训等优质资源向区域内需求集中区域延伸,缓解北京资源承载压力。二是强化分工协作,明确三地定位。北京市重点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输出服务标准和管理经验;天津市依托“一基地三区”定位,打造区域民政服务枢纽;河北省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疏解资源,提供普惠性服务供给,形成“核心引领—枢纽支撑—空间保障”的协同格局。三是破除机制障碍,推动政策衔接。针对跨区域服务中的户籍限制、资质认证、资金结算等堵点,三地将联合制定统一的民政服务标准,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等资质互认机制,探索异地养老补贴跨区域结算模式,让群众享受“同城化”服务便利。四是激发市场活力,构建多元供给体系。在政府引导规划和政策支持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公寓、康复中心等设施建设,鼓励社会组织跨区域开展公益服务项目,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民政服务供给新模式。五是坚持系统推进,确保务实成效。建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动态调整”的工作机制,明确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定期召开三地民政部门联席会议,开展协同项目进展评估,推动合作事项从“框架性”向“实质性”转化。
四、夯实合作基础,释放民生融合红利
事实上,京津冀民政领域协同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近年来,三地先后开展养老服务协作试点,北京市部分区与河北周边城市建立了异地养老合作关系;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流浪乞讨人员跨区域救助效率显著提升;防灾减灾领域开展联合演练,应急物资调运机制逐步完善。此次协议的签署,是对既有合作的深化与拓展,将进一步释放融合发展红利。对群众而言,未来可享受的便利将更加具体:北京老人到河北养老机构居住,可直接享受与户籍地同等的养老补贴;三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事项,将减少异地奔波;遭遇自然灾害时,区域内救灾力量和物资能快速调配,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对区域发展而言,民政协同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三地民生差距,为京津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坚实民生支撑。
五、健全保障机制,展望融合发展新局
为保障协议有效实施,三地将建立多层次保障机制。在组织保障方面,成立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由三地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定期研究解决协同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在制度保障方面,制定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责任分工;在监督评估方面,建立合作项目台账,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协同成效进行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展望未来,随着协议的深入实施,京津冀民政事业将逐步实现“规则对接、政策互惠、资质互认、资源互助”的融合发展新局面,不仅为三地群众带来更优质、更便捷的民生服务,也将为全国区域民政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京津冀经验”,助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向更深层次推进。
一、立足国家战略,开启民政协同新篇章
作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导向。民政事业涉及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服务供给等关键领域,三地民政资源存在显著互补性:北京市拥有优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天津市依托港口优势和区位特点,在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具备独特条件;河北省则在养老床位供给、生态安葬场地等方面拥有较大空间潜力。此次协议的签署,正是立足三地资源禀赋,以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推动民政服务从“各自为战”向“协同共建”转变,为区域民生保障体系升级奠定基础。
二、聚焦十大领域,构建民生服务协同矩阵
《合作框架协议》覆盖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社会救助、防灾减灾救灾等10个重点领域,形成多维度、全链条的协同发展布局。在养老服务领域,三地将推动异地养老服务资格互认,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结果共享机制,鼓励北京市优质养老机构通过合作办学、托管运营等方式向天津、河北延伸服务;殡葬服务方面,规划共建区域性骨灰安放设施和火化设备共享平台,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模式,降低群众殡葬负担;社会救助领域,完善跨区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协作机制,实现救助信息实时共享和转介安置无缝对接;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将联合建立区域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衔接机制,统筹应急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布局,提升重大灾害快速响应能力。此外,协议还涉及社会组织培育、儿童福利保障、残疾人服务、慈善事业发展、区划地名管理、婚姻登记服务等领域,全方位覆盖群众生活需求。
三、明确实施路径,推动协同落地见效
为确保协议落地,三地民政部门明确了五大实施方向,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协同发展体系。一是聚焦功能疏解,优化资源布局。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部分一般性养老机构、殡葬设施等向天津、河北转移,引导医疗康复、养老培训等优质资源向区域内需求集中区域延伸,缓解北京资源承载压力。二是强化分工协作,明确三地定位。北京市重点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输出服务标准和管理经验;天津市依托“一基地三区”定位,打造区域民政服务枢纽;河北省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疏解资源,提供普惠性服务供给,形成“核心引领—枢纽支撑—空间保障”的协同格局。三是破除机制障碍,推动政策衔接。针对跨区域服务中的户籍限制、资质认证、资金结算等堵点,三地将联合制定统一的民政服务标准,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等资质互认机制,探索异地养老补贴跨区域结算模式,让群众享受“同城化”服务便利。四是激发市场活力,构建多元供给体系。在政府引导规划和政策支持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公寓、康复中心等设施建设,鼓励社会组织跨区域开展公益服务项目,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民政服务供给新模式。五是坚持系统推进,确保务实成效。建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动态调整”的工作机制,明确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定期召开三地民政部门联席会议,开展协同项目进展评估,推动合作事项从“框架性”向“实质性”转化。
四、夯实合作基础,释放民生融合红利
事实上,京津冀民政领域协同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近年来,三地先后开展养老服务协作试点,北京市部分区与河北周边城市建立了异地养老合作关系;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流浪乞讨人员跨区域救助效率显著提升;防灾减灾领域开展联合演练,应急物资调运机制逐步完善。此次协议的签署,是对既有合作的深化与拓展,将进一步释放融合发展红利。对群众而言,未来可享受的便利将更加具体:北京老人到河北养老机构居住,可直接享受与户籍地同等的养老补贴;三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事项,将减少异地奔波;遭遇自然灾害时,区域内救灾力量和物资能快速调配,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对区域发展而言,民政协同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三地民生差距,为京津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坚实民生支撑。
五、健全保障机制,展望融合发展新局
为保障协议有效实施,三地将建立多层次保障机制。在组织保障方面,成立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由三地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定期研究解决协同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在制度保障方面,制定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责任分工;在监督评估方面,建立合作项目台账,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协同成效进行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展望未来,随着协议的深入实施,京津冀民政事业将逐步实现“规则对接、政策互惠、资质互认、资源互助”的融合发展新局面,不仅为三地群众带来更优质、更便捷的民生服务,也将为全国区域民政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京津冀经验”,助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向更深层次推进。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石景山推共享单车专属车位 破解乱停乱放难题
2025-08-26
顺义北汽深化战略合作 助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2025-08-26
顺义工业发展提速快 招商引资激活企业新动能
2025-08-26
通州艺博助力国际巨头苏富比首入内地引资新局
2025-08-26
雄安新区与北京副中心双核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5-08-26
西城区棚户改造加速推进 提升居民生活新空间
2025-08-26
永丰产业基地调研深化招商引资推动园区新篇章
2025-08-26
央美创客市集落户望京街区 开启社区艺术新篇
2025-08-26
全国农垦融合推进北京会议强化改革及招商引资
2025-08-26
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考察怀柔影视产业创新发展
2025-08-26
蓉城创意园区深度解读两会精神 谋划产业新局
2025-08-26
北京入境旅游吸引力提升 中国稳居全球第四大旅游市场
2025-08-26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