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落户北京丰台
所属地区:北京-丰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近日在位于北京丰台的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正式落户,授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作为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该基地的建立将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助力北京丰台区文化招商引资与国际影响力提升。
一、授牌仪式凝聚多方共识
授牌仪式上,北京市侨联、丰台区政协、丰台区委统战部、丰台区侨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仪式伊始,北京丰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致辞,对中国侨联、北京市侨联长期以来在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工作中给予的指导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作为基地承载单位,需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创新活动形式,为华侨文化交流搭建更高质量的平台。随后,基地承载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单位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面向华侨子女开展的特色活动,包括航天科普体验、中华文化研习等,通过互动式、沉浸式项目增进华侨青少年对中华文化与航天精神的认同。最后,北京市侨联与丰台区相关负责人共同为基地授牌,标志着北京丰台在华侨文化交流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基地建设践行侨联工作战略部署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是中国侨联立足新时代侨务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交流基地”平台功能与资源聚合优势的重要举措。以“华侨与中国梦”为核心主题,基地旨在通过组织多元化文化活动,加强海内外华侨华人的联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近年来,随着侨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交流基地已成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此次落户北京丰台的基地,将依托区域特色资源,进一步丰富侨联文化交流工作的内涵与形式,为华侨群体搭建起情感联结、文化认同与事业发展的综合平台。
三、丰台区域优势为基地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丰台区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科技资源,在航天科技、青少年教育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区域内集聚了多家航天科研院所与教育机构,形成了从航天理论研究到科普实践的完整链条,为开展航天主题科普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丰台区始终重视侨务工作,积极搭建侨界交流平台,通过举办文化沙龙、主题展览、侨界人士座谈会等活动,不断增强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此次基地落户,正是丰台区整合文化、科技、教育资源,深化侨务工作的重要实践,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吸引力与辐射力。
四、航天特色打造华侨交流新载体
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作为基地承载单位,以传承和弘扬钱学森精神为核心,致力于青少年航天科普与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将充分利用这一特色定位,面向华侨子女设计系列主题活动。一方面,通过航天模型制作、模拟飞行体验、航天实验室参观等科技实践项目,让华侨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激发对航天科技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另一方面,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书法、民乐、非遗技艺等体验课程,邀请传统文化传承人现场授课,让华侨子女在动手实践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基地还计划组织“航天文化海外行”等交流活动,邀请华侨青少年走进航天科研院所、参与研学实践,促进海内外青少年在科技与文化领域的深度互动,搭建起跨越国界的友谊桥梁。
五、多方协同构建基地发展新格局
未来,北京丰台区将以基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侨联、北京市侨联的联动,整合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在活动策划上,将围绕“华侨与中国梦”主题,结合重要节庆日、航天纪念日等节点,举办文化论坛、科技展览、艺术展演等多元化活动,扩大基地影响力。例如,计划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华侨子女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周”,通过民俗展示、美食制作、经典诵读等活动,加深华侨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航天纪念日举办“航天精神与华侨担当”主题研讨会,邀请侨界航天领域专家分享奋斗故事,激发华侨群体的家国情怀。在机制建设上,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与海外侨团组织、华文学校等建立联系,推动资源共享与项目合作,定期组织华侨子女互访、文化交流团互派等活动。在服务保障上,优化基地硬件设施与服务环境,完善多媒体教室、航天科普展厅、文化体验区等功能布局,为华侨华人提供便捷、优质的交流平台,助力区域文化招商引资与国际合作项目落地。
六、侨界力量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华侨群体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落户北京丰台,将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吸引更多侨界资源关注丰台、投资丰台。通过文化交流增进理解与信任,为区域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侨商侨企在丰台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合作项目,推动航天科技、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同时,基地将成为展示丰台乃至北京发展成就的窗口,通过华侨群体的传播力,将区域优质文化、科技资源推向国际,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种以文化促交流、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将为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与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提升贡献力量,也为新时代侨务工作服务区域发展探索新路径。
七、基地建设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更多元、更贴近海外受众的载体。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以华侨为纽带,将航天科技这一具有全球吸引力的领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传播优势。基地通过组织华侨青少年参与航天科普与文化体验活动,培养一批既懂中华文化又了解现代科技的“文化使者”,让他们在海外社交圈中主动传播中国故事、丰台故事。此外,基地还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华侨眼中的中国航天”“中华文化微课堂”等线上栏目,制作多语种文化产品,覆盖更广泛的海外受众,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与影响力。
八、未来展望:打造华侨交流示范平台
作为新落户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将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基地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的示范平台。基地将持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结合时代发展与华侨需求,开发更多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文化交流项目;加强与其他地区交流基地的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实现优势互补;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丰台华侨文化交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让基地成为华侨华人向往的文化家园、精神港湾。通过不懈努力,基地将为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大团结、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一、授牌仪式凝聚多方共识
授牌仪式上,北京市侨联、丰台区政协、丰台区委统战部、丰台区侨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仪式伊始,北京丰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致辞,对中国侨联、北京市侨联长期以来在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工作中给予的指导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作为基地承载单位,需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创新活动形式,为华侨文化交流搭建更高质量的平台。随后,基地承载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单位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面向华侨子女开展的特色活动,包括航天科普体验、中华文化研习等,通过互动式、沉浸式项目增进华侨青少年对中华文化与航天精神的认同。最后,北京市侨联与丰台区相关负责人共同为基地授牌,标志着北京丰台在华侨文化交流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基地建设践行侨联工作战略部署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是中国侨联立足新时代侨务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交流基地”平台功能与资源聚合优势的重要举措。以“华侨与中国梦”为核心主题,基地旨在通过组织多元化文化活动,加强海内外华侨华人的联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近年来,随着侨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交流基地已成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此次落户北京丰台的基地,将依托区域特色资源,进一步丰富侨联文化交流工作的内涵与形式,为华侨群体搭建起情感联结、文化认同与事业发展的综合平台。
三、丰台区域优势为基地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丰台区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科技资源,在航天科技、青少年教育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区域内集聚了多家航天科研院所与教育机构,形成了从航天理论研究到科普实践的完整链条,为开展航天主题科普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丰台区始终重视侨务工作,积极搭建侨界交流平台,通过举办文化沙龙、主题展览、侨界人士座谈会等活动,不断增强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此次基地落户,正是丰台区整合文化、科技、教育资源,深化侨务工作的重要实践,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吸引力与辐射力。
四、航天特色打造华侨交流新载体
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作为基地承载单位,以传承和弘扬钱学森精神为核心,致力于青少年航天科普与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将充分利用这一特色定位,面向华侨子女设计系列主题活动。一方面,通过航天模型制作、模拟飞行体验、航天实验室参观等科技实践项目,让华侨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激发对航天科技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另一方面,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书法、民乐、非遗技艺等体验课程,邀请传统文化传承人现场授课,让华侨子女在动手实践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基地还计划组织“航天文化海外行”等交流活动,邀请华侨青少年走进航天科研院所、参与研学实践,促进海内外青少年在科技与文化领域的深度互动,搭建起跨越国界的友谊桥梁。
五、多方协同构建基地发展新格局
未来,北京丰台区将以基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侨联、北京市侨联的联动,整合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在活动策划上,将围绕“华侨与中国梦”主题,结合重要节庆日、航天纪念日等节点,举办文化论坛、科技展览、艺术展演等多元化活动,扩大基地影响力。例如,计划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华侨子女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周”,通过民俗展示、美食制作、经典诵读等活动,加深华侨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航天纪念日举办“航天精神与华侨担当”主题研讨会,邀请侨界航天领域专家分享奋斗故事,激发华侨群体的家国情怀。在机制建设上,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与海外侨团组织、华文学校等建立联系,推动资源共享与项目合作,定期组织华侨子女互访、文化交流团互派等活动。在服务保障上,优化基地硬件设施与服务环境,完善多媒体教室、航天科普展厅、文化体验区等功能布局,为华侨华人提供便捷、优质的交流平台,助力区域文化招商引资与国际合作项目落地。
六、侨界力量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华侨群体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落户北京丰台,将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吸引更多侨界资源关注丰台、投资丰台。通过文化交流增进理解与信任,为区域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侨商侨企在丰台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合作项目,推动航天科技、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同时,基地将成为展示丰台乃至北京发展成就的窗口,通过华侨群体的传播力,将区域优质文化、科技资源推向国际,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种以文化促交流、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将为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与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提升贡献力量,也为新时代侨务工作服务区域发展探索新路径。
七、基地建设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更多元、更贴近海外受众的载体。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以华侨为纽带,将航天科技这一具有全球吸引力的领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传播优势。基地通过组织华侨青少年参与航天科普与文化体验活动,培养一批既懂中华文化又了解现代科技的“文化使者”,让他们在海外社交圈中主动传播中国故事、丰台故事。此外,基地还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华侨眼中的中国航天”“中华文化微课堂”等线上栏目,制作多语种文化产品,覆盖更广泛的海外受众,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与影响力。
八、未来展望:打造华侨交流示范平台
作为新落户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将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基地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的示范平台。基地将持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结合时代发展与华侨需求,开发更多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文化交流项目;加强与其他地区交流基地的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实现优势互补;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丰台华侨文化交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让基地成为华侨华人向往的文化家园、精神港湾。通过不懈努力,基地将为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大团结、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北京丰台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京医疗等12领域全面开放社会资本合作 深化招商引资
2025-08-22
丰台区创新智能取照服务助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
2025-08-21
花乡桥物流仓储基地转型花卉绿洲 招商引资迎新生
2025-08-21
丰台区恒泰中心下月亮相 打造都市生活体验新地标
2025-08-21
丰台区消费市场稳中向好 社会零售总额领跑城六区
2025-08-21
丰台永定河段园博湖水岸修复启动推动生态景观升级
2025-08-21
国开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基金落户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
2025-08-21
丰台区借世界种子大会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种业升级
2025-08-21
丰台区推出微信办照新平台 企业登记迈入智能时代
2025-08-21
北京丰台加速打造“北京西岸”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
2025-08-20
北京丰台招商引资突破71亿元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
2025-08-20
中国人民大学实践创新基地助力丰台区城乡融合新探索
2025-08-20
北京丰台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5年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5-01-26
北京市丰台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丰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奖励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11-19
丰台区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2024-07-12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2024-03-15
北京丰台区产业园区
-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
北京-丰台区
-
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
北京-丰台区
-
新兴际华(北京)应急救援科技企业孵化器
北京-丰台区
-
开封鼓楼工业园
北京-丰台区
-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
北京-丰台区
-
丰台区大数据产业园区
北京-丰台区
北京丰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丰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