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文创企业突破8万家 构建多元产业生态体系

文化产业
所属地区:北京-朝阳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1日
朝阳区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17年8月底,区域内登记注册的文创企业数量突破8万家,约占北京市总量的三分之一,产业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国家文创实验区引领产业升级。作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试点,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自设立以来,通过政策创新、资源整合和服务优化,为朝阳区文创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实验区聚焦产业集聚,构建了从创意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产业链,吸引了大量优质文创企业入驻,带动区域文创产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跨越发展。2017年,在实验区的辐射带动下,朝阳区新增文创企业近万家,上市(含新三板)文创企业达160家,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方向优化。朝阳区文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以文化传媒为核心的多元发展格局。文化传媒业在文创产业总收入中的占比从“十二五”初期的58.6%提升至2017年的63.6%,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科技含量高、创意程度高、附加值高的软件和信息技术、广告会展、文化休闲娱乐等行业快速成长,收入占比不断提高,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精尖”转型,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存量空间改造激活发展新动能。朝阳区积极探索城市存量空间资源更新利用新模式,通过盘活旧厂房、老旧建筑建设文创园区,在未新增产业用地指标的情况下,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的双赢。截至2017年8月,区域内已有30处工业厂房成功转型为文创园区,改造建筑规模总面积达193.30万平方米,包括798艺术区、751时尚设计广场、朝阳规划艺术馆等知名园区。这些文创园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特色化发展空间,还通过环境提升和功能完善,疏解了非首都功能,助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四、多元空间格局促进协同发展。朝阳区已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创产业空间布局,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为主轴,串联奥林匹克公园文化体育融合功能区、大山子时尚创意产业功能区、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功能区等重点区域,并以众多文化创意园区为延伸,实现了各区域错位发展、融合协同。不同功能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如潘家园的古玩及艺术品交易、大山子的时尚设计、奥林匹克公园的文化体育融合等,共同构成了多元支撑的产业生态体系。
五、文博会平台展示产业创新成果。2017年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期间,朝阳区从区域内8万余家文创企业中精选部分知名企业,在设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4号馆的朝阳主展区集中展示新创意、新产品、新技术。百余个精品文创项目和品牌企业的亮相,全面展现了朝阳区文创产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成果,为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区域文创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北京朝阳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朝阳区产业园区

北京朝阳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朝阳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