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产业疏解:腾笼换鸟与就地腾退的空间重塑实践

所属地区:北京-西城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作为首都功能优化的重要举措,北京近年来通过“腾笼换鸟”与“就地腾退”推进产业疏解,在疏解非核心功能的同时,聚焦空间资源高效利用与城市功能升级,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符合首都定位的产业项目,补齐养老、绿化等民生短板,实现城市空间与产业结构的双重优化。
一、疏解的背景与核心逻辑。北京作为首都,其“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要求优化核心区空间布局,疏解与定位不符的非核心功能。长期以来,城六区聚集了大量区域性批发市场、一般性制造业等,导致交通拥堵、功能混杂、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与首都高质量发展需求矛盾突出。为此,北京启动产业疏解,通过“腾笼换鸟”与“就地腾退”两种模式,推动空间资源重新配置,实现城市功能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腾笼换鸟”:从功能置换到产业升级。以“动批”(动物园批发市场)为代表的区域性批发市场疏解,是“腾笼换鸟”模式的典型实践。“动批”作为北方大型服装批发集散地,位于西城区核心区域,周边分布高校、科研机构等,与该区域规划的科研、商务办公功能不符。疏解过程中,通过分阶段减少摊位、腾退空间,逐步引导市场整体退出。腾退后的空间根据城市规划,优先用于还原科研、商务办公等原有功能定位,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高校科研分支机构、科技企业研发中心、总部经济项目等,推动产业从传统批发业向科技创新、高端服务业转型,实现空间功能与产业能级的双重提升。
三、“就地腾退”:从产业退出到生态民生改善。针对另一类建在农民集体用地上的区域性专业市场,北京采取“就地腾退”模式。例如朝阳区西直河石材市场,作为华北地区石材集散地,长期存在粉尘污染、运输量大、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等问题,不符合城市生态保护与土地集约利用要求。疏解中,通过引导商户外迁、停止市场运营,实施产业整体退出。腾退土地不再引入其他产业,而是重点用于生态修复与民生设施建设,其中80%土地用于还绿,建设城市森林公园、生态廊道等,补充区域绿化空间;其余空间则用于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区域生态与居民生活环境。
四、功能补齐与协同机制创新。疏解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北京核心区通过腾退空间,重点解决养老、绿化、停车等民生需求。在养老方面,利用疏解地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专业设施与服务团队,缓解养老资源不足问题;在绿化方面,建设口袋公园、社区广场,增加居民休闲活动空间;在停车方面,通过改造闲置空间、建设立体停车场,缓解核心区停车难。同时,疏解过程中注重政府与市场协同,通过规划管控明确空间用途,出台政策支持商户转型与集体土地权益保障,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空间开发,通过利益平衡机制确保疏解平稳推进,实现城市空间、产业结构与民生改善的协同发展。未来,北京将持续深化非核心功能疏解,推动疏解空间精细化利用,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高质量产业,实现首都功能与城市发展的持续优化。

北京西城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西城区产业园区

北京西城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西城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