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文创专场招聘引才 互联网+企业占比超六成
文化产业
互联网
所属地区:北京-朝阳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北京朝阳区文化创意人才专场招聘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这不仅是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优化人才结构、强化招商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活动吸引了众多知名文创机构和高校学子参与,凸显了“互联网+文化”融合发展的强劲势头。
一、“互联网+文化”成为产业发展新引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日益加深,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对具备互联网思维和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此次招聘会中“互联网+文化”企业的显著增加,正是这一趋势在人才招聘领域的直接体现,反映出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和坚定方向。
二、招聘活动规模与成效显著。本次招聘会汇聚了百余家知名度高的文化创意机构,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吸引了近三千名相关专业学子前来面对面洽谈。经过深入交流,众多参会同学与企业达成初步用人意向,为文创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招聘会的成功举办,搭建了高效的人才对接平台,有效缓解了企业用人难题,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互联网+”企业招聘现场热度高涨。在参会企业中,新媒体、跨界媒体及文化科技融合类企业占比超过六成。这些企业凭借创新的业务模式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受到了广大求职者的青睐,部分企业摊位前甚至出现了学生排队咨询的热闹景象。这充分表明,高校学子对“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职业发展抱有高度期待,也预示着该领域未来将持续释放人才吸纳潜力。
四、多部门协同主办保障活动顺利开展。此次招聘会由北京朝阳区人力社保局、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委会、中国传媒大学等多部门共同主办。主办方充分考虑到“互联网+文化”的发展趋势,在企业选择和组织上有所侧重,积极邀请相关领域代表性企业参与,确保了招聘岗位的质量和针对性,为招聘会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招聘会助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朝阳区通过举办此类专场招聘会,不仅为区域内文创企业输送了急需的专业人才,更有助于引导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大量“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入驻和人才的汇聚,将进一步推动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创新发展,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此次专场招聘会是朝阳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之一。通过搭建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桥梁,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未来,随着“互联网+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化,朝阳区有望吸引更多优质文创企业和高端人才,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良性互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七、凸显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此次招聘会在高校举办,便于企业与在校学子直接沟通,了解行业最新需求,也有助于高校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出更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八、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向纵深发展。参会的“互联网+文化”企业涵盖了媒体融合、数字内容制作、文化科技研发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的招聘需求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化创意岗位,还涉及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新媒体技术开发等新兴岗位。这表明文化科技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将推动文化产业向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的领域迈进。
九、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与人才生态。朝阳区通过举办大规模、高质量的文创人才专场招聘会,展现了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种积极为企业和人才服务的举措,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人才生态,增强区域对文创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巩固朝阳区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十、为全国文创人才招聘提供借鉴模式。此次朝阳区文创人才专场招聘会的成功举办,在企业筛选、岗位设置、组织形式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其突出“互联网+文化”特色、注重校企合作、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做法,可为其他地区举办类似人才招聘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十一、促进文化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大量“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将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这些企业能够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从而拉动文化消费增长,促进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十二、强化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朝阳区聚焦该领域的人才招聘,有助于提升区域内文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十三、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招聘会上,不少由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新媒体企业积极吸纳人才,反映出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寻求转型升级的决心。通过引进掌握新媒体技术和运营理念的专业人才,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实现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四、加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是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此次招聘会中相关企业的活跃表现,将加速推动文化内容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效率和创新能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十五、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高地。持续举办高水平的文创人才专场招聘会,有助于朝阳区吸引和集聚一批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逐步构建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高地。人才的集聚将带来知识、技术和创意的碰撞与融合,进一步激发区域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六、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朝阳区作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核心区域,其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努力,不仅服务于区域发展,更响应了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通过推动“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和集聚相关人才,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一、“互联网+文化”成为产业发展新引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日益加深,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对具备互联网思维和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此次招聘会中“互联网+文化”企业的显著增加,正是这一趋势在人才招聘领域的直接体现,反映出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和坚定方向。
二、招聘活动规模与成效显著。本次招聘会汇聚了百余家知名度高的文化创意机构,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吸引了近三千名相关专业学子前来面对面洽谈。经过深入交流,众多参会同学与企业达成初步用人意向,为文创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招聘会的成功举办,搭建了高效的人才对接平台,有效缓解了企业用人难题,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互联网+”企业招聘现场热度高涨。在参会企业中,新媒体、跨界媒体及文化科技融合类企业占比超过六成。这些企业凭借创新的业务模式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受到了广大求职者的青睐,部分企业摊位前甚至出现了学生排队咨询的热闹景象。这充分表明,高校学子对“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职业发展抱有高度期待,也预示着该领域未来将持续释放人才吸纳潜力。
四、多部门协同主办保障活动顺利开展。此次招聘会由北京朝阳区人力社保局、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委会、中国传媒大学等多部门共同主办。主办方充分考虑到“互联网+文化”的发展趋势,在企业选择和组织上有所侧重,积极邀请相关领域代表性企业参与,确保了招聘岗位的质量和针对性,为招聘会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招聘会助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朝阳区通过举办此类专场招聘会,不仅为区域内文创企业输送了急需的专业人才,更有助于引导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大量“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入驻和人才的汇聚,将进一步推动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创新发展,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此次专场招聘会是朝阳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之一。通过搭建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桥梁,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未来,随着“互联网+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化,朝阳区有望吸引更多优质文创企业和高端人才,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良性互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七、凸显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此次招聘会在高校举办,便于企业与在校学子直接沟通,了解行业最新需求,也有助于高校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出更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八、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向纵深发展。参会的“互联网+文化”企业涵盖了媒体融合、数字内容制作、文化科技研发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的招聘需求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化创意岗位,还涉及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新媒体技术开发等新兴岗位。这表明文化科技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将推动文化产业向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的领域迈进。
九、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与人才生态。朝阳区通过举办大规模、高质量的文创人才专场招聘会,展现了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种积极为企业和人才服务的举措,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人才生态,增强区域对文创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巩固朝阳区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十、为全国文创人才招聘提供借鉴模式。此次朝阳区文创人才专场招聘会的成功举办,在企业筛选、岗位设置、组织形式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其突出“互联网+文化”特色、注重校企合作、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做法,可为其他地区举办类似人才招聘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十一、促进文化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大量“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将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这些企业能够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从而拉动文化消费增长,促进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十二、强化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朝阳区聚焦该领域的人才招聘,有助于提升区域内文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十三、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招聘会上,不少由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新媒体企业积极吸纳人才,反映出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寻求转型升级的决心。通过引进掌握新媒体技术和运营理念的专业人才,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实现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四、加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是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此次招聘会中相关企业的活跃表现,将加速推动文化内容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效率和创新能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十五、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高地。持续举办高水平的文创人才专场招聘会,有助于朝阳区吸引和集聚一批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逐步构建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高地。人才的集聚将带来知识、技术和创意的碰撞与融合,进一步激发区域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六、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朝阳区作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核心区域,其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努力,不仅服务于区域发展,更响应了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通过推动“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和集聚相关人才,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朝阳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京市朝阳区招商引资驱动科技创新建设新步伐
2025-08-25
北京CBD企业桥牌盛典助力招商引资璀璨收官
2025-08-25
北京朝阳区:定制“服务包”赋能民营企业发展
2025-08-25
国内首家专注力训练实践基地在京望京挂牌成立
2025-08-25
北京朝阳促成中巴企业11项产能合作项目签约
2025-08-25
北京朝阳以海外学人创业大会撬动全球智慧高地
2025-08-25
北京观音堂茶文化大道打造全产业链创新示范区
2025-08-25
朝阳科技创新引领百信银行摘得国家级高新认证
2025-08-25
朝阳区创新税务服务驱动招商引资提升营商环境
2025-08-25
朝阳知识产权企业集群引领创新发展与招商引资
2025-08-25
金盏金融服务园区民航清算中心项目获环评批复
2025-08-25
朝阳区打造国际商务新高地 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2025-08-25
北京朝阳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朝阳区关于公开征集2024年朝阳区通用人工智能算力合作伙伴的通知
2024-10-08
朝阳区关于公开征集《朝阳区关于支持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2024年度支持项目的通知
2024-09-30
朝阳区关于印发《北京市朝阳区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24-09-04
朝阳区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
2024-07-23
北京市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朝阳区节能减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4-06-21
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办法(试行)》的通知
2024-04-17
朝阳区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4-02
北京市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朝阳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通知
2024-03-08
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定的通知
2024-03-04
北京朝阳区产业园区
-
安湃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
北京-朝阳区
-
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朝阳区
-
北京原工艺术产业园
北京-朝阳区
-
朝阳1919影视传媒创意产业园
北京-朝阳区
-
大师工场
北京-朝阳区
-
正东创意产业园
北京-朝阳区
北京朝阳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朝阳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