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新地标:京郊最大科技馆启幕 科普盛宴点亮暑期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密云区通过建设大型公共科普场馆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在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优化了招商引资环境。京郊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科技馆正式落成开放,以沉浸式体验与前沿展示手段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科普服务,标志着该区域科学普及事业迈入新阶段。
一、作为京郊地区目前展厅面积最大、展品数量最多的科普场馆,该馆总展示空间达3581平方米,涵盖基础科学、创新技术、天文探索等多元领域。其空间设计突破了传统展陈模式,采用主题场景化布局与动态交互装置,构建了多学科融合的立体科普矩阵。建筑内部设有恒温恒湿的珍稀矿石标本库、可调节光环境的天文观测台等专业设施,实现了科普展示与科研支撑的双重功能。
二、场馆最具特色的是占据整层空间的天文探索中心,通过前沿光电技术构建沉浸式宇宙漫游系统。该展厅设置"星际起源"、"深空探测"、"未知疆域"三大主题模块,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再现138亿年宇宙演化历程。直径9米的球幕影院可模拟不同经纬度的真实星空,配合自主研发的引力场交互装置,使参观者亲身体验天体运行规律。展厅还特别设置了火星地貌模拟舱和空间站生活舱等实体场景。
三、400余项交互展品均采用"原理可视化"设计理念,如将湍流原理转化为可触摸的流体艺术装置,把量子纠缠概念具象化为光影交互游戏。重点展项包括:数控仿生机器人矩阵可实时学习观众动作形态;裸眼3D地质构造模型展示板块运动全过程;新能源动态沙盘实时演示风光储智能电网运作。所有装置均配备多级知识解读系统,满足不同年龄层认知需求。
四、场馆采用"认知孵化"教育模式,设立创客实践工坊与科学剧场。工坊配置激光切割机、3D生物打印机等设备,定期开展航模设计、基因测序等主题课程;科学剧场每日循环上演由专业团队研发的科普剧目,将电磁原理、化学反应等知识融入剧情演绎。场馆还设置科技成果转化展区,集中展示近年在节能环保、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五、暑期特别推出"科学奇妙夜"主题活动,延长开放至晚间并增设星空观测、科学魔术秀等特色项目。试运行阶段的工作日面向公众免费预约,同步开通线上虚拟展厅服务,实现重要展项的远程交互操作。场馆周边配套建设了生态科普公园,形成室内外联动的科学探索动线,单日可接待2000人次参观。
六、作为区域科普教育枢纽,该馆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研发针对中小学课程标准的专题导览方案,配备可移动实验教具箱供学校长期借用。联合科研机构设立"青年科学家驻场计划",每月安排领域专家开展深度工作坊。场馆数据系统实时收集参观者行为数据,持续优化科普内容传播效能。
七、场馆规划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其能源管理中心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年发电量可达场馆总耗能30%。雨水回收系统满足景观灌溉需求,室内环境智能调控装置实现分区分时管理。主体结构选用可循环建材,并获得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成为展示可持续技术的实体案例。
八、在首都"博物馆之城"建设背景下,该科技馆填补了京郊地区大型现代化科普场馆的空白。与市中心科技场馆形成差异化互补,侧重生态保护、现代农业等地域特色科技主题。试运行阶段将收集用户体验反馈,重点优化无障碍服务设施和双语导览系统,为后续正式运营积累经验。
该科普场馆的开放在暑期引发参观热潮,首周预约量已突破万人次。其以科技赋能文化供给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更通过提升区域公共服务品质强化了投资吸引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后续将启动二期数字科技展厅建设,进一步拓展前沿科技展示维度。
一、作为京郊地区目前展厅面积最大、展品数量最多的科普场馆,该馆总展示空间达3581平方米,涵盖基础科学、创新技术、天文探索等多元领域。其空间设计突破了传统展陈模式,采用主题场景化布局与动态交互装置,构建了多学科融合的立体科普矩阵。建筑内部设有恒温恒湿的珍稀矿石标本库、可调节光环境的天文观测台等专业设施,实现了科普展示与科研支撑的双重功能。
二、场馆最具特色的是占据整层空间的天文探索中心,通过前沿光电技术构建沉浸式宇宙漫游系统。该展厅设置"星际起源"、"深空探测"、"未知疆域"三大主题模块,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再现138亿年宇宙演化历程。直径9米的球幕影院可模拟不同经纬度的真实星空,配合自主研发的引力场交互装置,使参观者亲身体验天体运行规律。展厅还特别设置了火星地貌模拟舱和空间站生活舱等实体场景。
三、400余项交互展品均采用"原理可视化"设计理念,如将湍流原理转化为可触摸的流体艺术装置,把量子纠缠概念具象化为光影交互游戏。重点展项包括:数控仿生机器人矩阵可实时学习观众动作形态;裸眼3D地质构造模型展示板块运动全过程;新能源动态沙盘实时演示风光储智能电网运作。所有装置均配备多级知识解读系统,满足不同年龄层认知需求。
四、场馆采用"认知孵化"教育模式,设立创客实践工坊与科学剧场。工坊配置激光切割机、3D生物打印机等设备,定期开展航模设计、基因测序等主题课程;科学剧场每日循环上演由专业团队研发的科普剧目,将电磁原理、化学反应等知识融入剧情演绎。场馆还设置科技成果转化展区,集中展示近年在节能环保、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五、暑期特别推出"科学奇妙夜"主题活动,延长开放至晚间并增设星空观测、科学魔术秀等特色项目。试运行阶段的工作日面向公众免费预约,同步开通线上虚拟展厅服务,实现重要展项的远程交互操作。场馆周边配套建设了生态科普公园,形成室内外联动的科学探索动线,单日可接待2000人次参观。
六、作为区域科普教育枢纽,该馆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研发针对中小学课程标准的专题导览方案,配备可移动实验教具箱供学校长期借用。联合科研机构设立"青年科学家驻场计划",每月安排领域专家开展深度工作坊。场馆数据系统实时收集参观者行为数据,持续优化科普内容传播效能。
七、场馆规划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其能源管理中心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年发电量可达场馆总耗能30%。雨水回收系统满足景观灌溉需求,室内环境智能调控装置实现分区分时管理。主体结构选用可循环建材,并获得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成为展示可持续技术的实体案例。
八、在首都"博物馆之城"建设背景下,该科技馆填补了京郊地区大型现代化科普场馆的空白。与市中心科技场馆形成差异化互补,侧重生态保护、现代农业等地域特色科技主题。试运行阶段将收集用户体验反馈,重点优化无障碍服务设施和双语导览系统,为后续正式运营积累经验。
该科普场馆的开放在暑期引发参观热潮,首周预约量已突破万人次。其以科技赋能文化供给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更通过提升区域公共服务品质强化了投资吸引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后续将启动二期数字科技展厅建设,进一步拓展前沿科技展示维度。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怀柔琉璃庙镇:以特色活动赋能生态旅游强镇建设
2025-08-23
海淀北斗赋能高地:科技创新驱动智慧京城新格局
2025-08-23
海淀召开专题会:以协同创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5-08-23
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大厂通州共铸乡村旅游新篇
2025-08-23
京津冀医疗协同新突破:区域医联体筑起健康屏障
2025-08-23
空港物流园新动力:北京基地拥抱中关村政策红利
2025-08-23
安庆25个首位产业项目北京签约 总投资近百亿
2025-08-23
八达岭开发区锚定五项核心任务深化创先争优实践
2025-08-23
顺义张镇:以“四抓”工作法激活区域就业新动能
2025-08-23
宝山镇创新镇村联动模式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2025-08-23
庆城农村公路蝶变记:一条路带活三乡产业与民生
2025-08-23
北京大兴:专项基金精准滴灌 破解民企融资难题
2025-08-23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