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17个大型公园构建生态宜居新格局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北京城市副中心正通过大规模生态建设与精细化城市更新,为区域招商引资注入绿色动能。最新规划显示,通州区将新建17个超10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形成"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网络,同步推进交通枢纽、文化设施等配套建设,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与区域发展活力。
一、生态优先构建公园城市框架
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年来持续强化生态基底建设。除已启动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和六环公园外,新规划的17个大型公园将采用"大集中、小分散"布局模式,每个公园面积均超过15个标准足球场规模,重点分布在运河商务区、行政办公区等核心板块。这些项目将与现有河道、绿地系统串联,形成覆盖全域的"十分钟绿色生活圈"。
二、老城更新与新建项目协同推进
在通州老城区改造方面,实施"以新带旧"双轮驱动策略。通过拆除违建腾退土地建设的8处社区公园已陆续开放,年内还将完成36条背街小巷绿化提升。新建区域则采用国际竞赛方式优化设计,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将实现轨道交通与商业、绿地的一体化开发,环球影城周边配套3个主题公园的方案正在深化。
三、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民生获得感
规划特别强调生态空间与公共服务功能的复合利用。17个新建公园中,9个将嵌入社区体育设施,5个配置文化展陈空间,所有项目均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智慧导览系统。滨水岸线改造工程同步增加亲水平台和慢行步道,预计建成后城区蓝绿空间占比将提升至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
四、多维度保障规划落地实施
为确保项目质量,相关部门已出台23项规划设计导则,从植物配置到铺装材料均作出细化规定。在建设时序上,首批7个公园将于近期开工,其余项目分两批次于未来三年内启动。资金保障方面,采用市级财政拨款与社会资本合作相结合模式,目前已有多个重点地块完成土地整理并纳入年度供地计划。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过系统性生态建设,正在实现从"功能疏解承接地"向"宜居宜业示范区"的转型。随着大型公园群的建设推进,"开窗见绿、出门入园"将成为通州区居民生活的常态,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绿色样板。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