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兴街道签约社会组织服务项目 助力社区治理创新
招商项目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北京博兴街道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的创新实践,2017年举办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签约仪式,首批13个服务项目成功签约并落地实施。这一举措以类似招商引资的模式汇聚专业资源,旨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满足居民多元需求,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一、签约仪式展现治理创新实践
2017年举办的签约仪式上,博兴街道通过宣传片系统回顾了社会组织服务工作的推进历程,展现了自2016年启动相关工作以来,在理念创新、机制探索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仪式现场,街道与多家社会组织代表签订服务协议,标志着经过前期调研、筛选的首批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些项目涵盖社区治理、民生服务、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由9家社会组织分别承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协同的服务格局。
二、政府购买服务的核心目标与创新方向
博兴街道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工作始于2016年,是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弥补政府服务在精细化、个性化方面的不足,同时为社区减负,提升治理效能。工作推进中,街道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围绕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和方式方法四大创新方向,筛选具备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精准化、人性化服务。这种模式既促进了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又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发了服务活力,形成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生态。
三、首批服务项目的内容架构与分类特点
此次签约的13个项目构建了“重点引领+需求导向”的服务体系。其中,社会治理制度和社区运行机制建设、本土社会组织孵化培育被列为重点项目,紧密结合街道年度工作重点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和社区运行机制建设项目,通过搭建规范化的社区议事、决策、监督制度,完善居民参与机制,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水平;本土社会组织孵化培育项目则聚焦挖掘辖区内的文化骨干、志愿服务团队等本土资源,通过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将其培育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组织,带动社区草根力量成长。其余项目为普通服务项目,均基于居民需求调研结果自下而上产生,涵盖社会工作者业务辅导、科普教育、政策宣传、安全生产培训、文化艺术服务、应急救援、青年交流平台等多个领域,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
四、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为确保购买服务的公开公正和项目质量,博兴街道建立了全流程监管体系。街道聘请社会领域专家组成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从立项、实施到结项进行全过程监督、评估与管理。评估内容包括服务覆盖面、居民满意度、项目成效等核心指标,通过定期检查、中期评估、末期考核等方式,动态掌握项目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这一机制既保障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也推动社会组织不断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形成“引入—监管—提升”的良性循环。
五、项目实施对社区治理的补充与提升
作为开发区内的街道,博兴街道在社区治理中面临服务对象多元、需求层次丰富等特点。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街道有效弥补了传统治理模式中服务供给单
一、专业性不足的短板。例如,针对辖区青年员工较多的特点,青年员工欢乐时光交流平台项目为企业员工提供社交与成长空间;科普之光系列活动则通过互动体验式教育,提升居民科学素养。这些服务不仅满足了居民个性化需求,更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到归属感,切实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六、未来服务体系的拓展与品牌建设规划
博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服务项目的落地是社区治理创新的起点。未来,街道将持续关注居民需求变化,结合“博兴一家亲”社区品牌建设,推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项目。计划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至养老、托育、心理健康等民生重点领域,同时深化本土社会组织培育,形成“街道主导、社会参与、居民共享”的长效服务机制。通过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博兴街道将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人群、满足全周期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
一、签约仪式展现治理创新实践
2017年举办的签约仪式上,博兴街道通过宣传片系统回顾了社会组织服务工作的推进历程,展现了自2016年启动相关工作以来,在理念创新、机制探索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仪式现场,街道与多家社会组织代表签订服务协议,标志着经过前期调研、筛选的首批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些项目涵盖社区治理、民生服务、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由9家社会组织分别承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协同的服务格局。
二、政府购买服务的核心目标与创新方向
博兴街道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工作始于2016年,是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弥补政府服务在精细化、个性化方面的不足,同时为社区减负,提升治理效能。工作推进中,街道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围绕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和方式方法四大创新方向,筛选具备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精准化、人性化服务。这种模式既促进了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又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发了服务活力,形成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生态。
三、首批服务项目的内容架构与分类特点
此次签约的13个项目构建了“重点引领+需求导向”的服务体系。其中,社会治理制度和社区运行机制建设、本土社会组织孵化培育被列为重点项目,紧密结合街道年度工作重点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和社区运行机制建设项目,通过搭建规范化的社区议事、决策、监督制度,完善居民参与机制,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水平;本土社会组织孵化培育项目则聚焦挖掘辖区内的文化骨干、志愿服务团队等本土资源,通过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将其培育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组织,带动社区草根力量成长。其余项目为普通服务项目,均基于居民需求调研结果自下而上产生,涵盖社会工作者业务辅导、科普教育、政策宣传、安全生产培训、文化艺术服务、应急救援、青年交流平台等多个领域,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
四、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为确保购买服务的公开公正和项目质量,博兴街道建立了全流程监管体系。街道聘请社会领域专家组成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从立项、实施到结项进行全过程监督、评估与管理。评估内容包括服务覆盖面、居民满意度、项目成效等核心指标,通过定期检查、中期评估、末期考核等方式,动态掌握项目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这一机制既保障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也推动社会组织不断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形成“引入—监管—提升”的良性循环。
五、项目实施对社区治理的补充与提升
作为开发区内的街道,博兴街道在社区治理中面临服务对象多元、需求层次丰富等特点。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街道有效弥补了传统治理模式中服务供给单
一、专业性不足的短板。例如,针对辖区青年员工较多的特点,青年员工欢乐时光交流平台项目为企业员工提供社交与成长空间;科普之光系列活动则通过互动体验式教育,提升居民科学素养。这些服务不仅满足了居民个性化需求,更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到归属感,切实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六、未来服务体系的拓展与品牌建设规划
博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服务项目的落地是社区治理创新的起点。未来,街道将持续关注居民需求变化,结合“博兴一家亲”社区品牌建设,推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项目。计划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至养老、托育、心理健康等民生重点领域,同时深化本土社会组织培育,形成“街道主导、社会参与、居民共享”的长效服务机制。通过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博兴街道将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人群、满足全周期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丰台南中轴区域转型升级 大红门核心区重塑迎发展新机
2025-08-16
丰台区以疏解促提升优化商业布局 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5-08-16
多国驻华使节走进朝阳 共探科技创新与招商引资新机遇
2025-08-16
朝阳区电子营业执照落地 中关村朝阳园招商引资再提速
2025-08-16
朝阳区税务局多维发力优化退税服务 助力招商引资增效
2025-08-16
大兴三城联动赋能副中心建设 打造首都南翼发展新格局
2025-08-16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迎国家级质检枢纽 产业全链能级跃升
2025-08-16
滴滴与北汽达成战略合作 北京经开区布局智慧出行生态
2025-08-16
创新引擎驱动发展 中关村引领中国跻身全球创新25强
2025-08-16
北京全国首个电商交易合同范本推行 规范网络消费环境
2025-08-16
北京软件产业彰显引领力 34家企业入选全国百家榜单
2025-08-16
北京三成固定资产投资投向南部地区 助力区域均衡发展
2025-08-16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