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科创新政破题产业升级 中关村科学城探路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4日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在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发布会上推出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科技创新支持政策,通过优化人才公租房保障、降低企业土地成本等举措,强化招商引资与产业培育,为北京产业升级探路。
一、人才保障政策创新,破解住房制约难题
此次政策优化聚焦人才公租房保障,核心在于“扩大范围、降低门槛”。保障对象从传统科研机构人员扩展至更广泛群体,包括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企业、重点引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在职人员,以及公共管理服务性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职人员,实现创新人才保障全覆盖。户籍限制全面放宽,申请人无需具备北京市户籍,仅需申请当月前3个月在海淀区工作并连续缴纳社保即可;“海英人才”及其他特殊人才的社保缴纳条件可进一步弹性调整。住房限制同步优化,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北京市有住房,但居住地与工作单位距离超过15公里的,仍可申请人才公租房。这一系列举措直击人才安居痛点,为科技创新领域人才在京发展提供稳定居住保障,助力海淀区持续吸引和留住高端创新人才。
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政策重点支持企业围绕基础层关键环节开展技术突破,明确将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等列为核心攻关方向。对在这些领域取得颠覆性创新成果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最长连续三年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技术。同时,政策覆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支持车规级芯片、自动驾驶算法、车路协同系统等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的完整创新链条。通过聚焦原始创新,海淀区旨在强化产业链上游技术掌控力,夯实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高地奠定基础。
三、产业空间资源优化,降低企业发展成本
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海淀区在产业空间供给上推出“弹性供地”模式,将土地供应年限调整为20年,较传统工业用地年限显著缩短,此举直接降低了企业初始土地成本压力。政策同步明确,土地供应将优先保障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项目,通过精准供地提高空间资源配置效率。此外,海淀区还将推动老旧厂房、低效空间改造升级,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为科技企业提供定制化、低成本的发展空间。这些措施既缓解了企业用地成本负担,又促进了区域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政策协同形成体系,探路全市升级路径
作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海淀区此次发布的政策并非单一领域突破,而是构建了涵盖人才保障、原始创新、产业空间的完整支持体系。从解决人才“住有所居”到支持技术“从0到1”突破,再到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政策各环节相互衔接、协同发力,形成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合力。这一“先行先试”的政策实践,不仅为海淀区自身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更通过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北京市全市范围内优化创新生态、加速产业向高精尖转型提供了路径参考。随着政策落地实施,海淀区将进一步巩固人工智能等产业的领先地位,持续发挥科技创新“排头兵”作用,引领北京产业升级迈向更高水平。
一、人才保障政策创新,破解住房制约难题
此次政策优化聚焦人才公租房保障,核心在于“扩大范围、降低门槛”。保障对象从传统科研机构人员扩展至更广泛群体,包括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企业、重点引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在职人员,以及公共管理服务性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职人员,实现创新人才保障全覆盖。户籍限制全面放宽,申请人无需具备北京市户籍,仅需申请当月前3个月在海淀区工作并连续缴纳社保即可;“海英人才”及其他特殊人才的社保缴纳条件可进一步弹性调整。住房限制同步优化,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北京市有住房,但居住地与工作单位距离超过15公里的,仍可申请人才公租房。这一系列举措直击人才安居痛点,为科技创新领域人才在京发展提供稳定居住保障,助力海淀区持续吸引和留住高端创新人才。
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政策重点支持企业围绕基础层关键环节开展技术突破,明确将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等列为核心攻关方向。对在这些领域取得颠覆性创新成果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最长连续三年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技术。同时,政策覆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支持车规级芯片、自动驾驶算法、车路协同系统等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的完整创新链条。通过聚焦原始创新,海淀区旨在强化产业链上游技术掌控力,夯实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高地奠定基础。
三、产业空间资源优化,降低企业发展成本
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海淀区在产业空间供给上推出“弹性供地”模式,将土地供应年限调整为20年,较传统工业用地年限显著缩短,此举直接降低了企业初始土地成本压力。政策同步明确,土地供应将优先保障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项目,通过精准供地提高空间资源配置效率。此外,海淀区还将推动老旧厂房、低效空间改造升级,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为科技企业提供定制化、低成本的发展空间。这些措施既缓解了企业用地成本负担,又促进了区域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政策协同形成体系,探路全市升级路径
作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海淀区此次发布的政策并非单一领域突破,而是构建了涵盖人才保障、原始创新、产业空间的完整支持体系。从解决人才“住有所居”到支持技术“从0到1”突破,再到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政策各环节相互衔接、协同发力,形成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合力。这一“先行先试”的政策实践,不仅为海淀区自身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更通过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北京市全市范围内优化创新生态、加速产业向高精尖转型提供了路径参考。随着政策落地实施,海淀区将进一步巩固人工智能等产业的领先地位,持续发挥科技创新“排头兵”作用,引领北京产业升级迈向更高水平。
北京海淀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集中签约重点项目 赋能京津冀协同创新
2025-08-14
海淀苏家坨打造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园 低端业态腾退加速
2025-08-14
海淀魏公村棚改高效推进 以城市更新带动区域发展新动能
2025-08-14
北京海淀双创周:每年千万元支持20个创新项目落地
2025-08-14
京津冀协同发展招商引资新引擎 中关村园区辐射五链融合
2025-08-14
中关村“创火花”平台亮相 助力原创科技成果转化
2025-08-14
京滨工业园举办中关村协会企业推介会 深化招商引资合作
2025-08-14
海淀永丰自住房地块21.5亿成交 配建公租房明年申购
2025-08-14
海淀政协深入侨资高新企业 助力区域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
2025-08-14
海淀区创投基金落户助力新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源动力增强
2025-08-14
全球PE北京论坛海淀启幕 共探股权投资与区域招商引资
2025-08-14
海淀区打造O2O文化消费新引擎 政企联动激活数字红利
2025-08-14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2024-06-21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3-06-21
2023年北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适龄儿童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细则
2023-04-27
2023年非北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细则
2023-04-27
北京市海淀区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定的通知
2023-03-20
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
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
北京-海淀区
-
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
北京-海淀区
-
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海淀区
-
天津市津南区长青科工贸园区
北京-海淀区
-
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
北京-海淀区
-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