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外籍人才领衔国家科技项目 新政打造国际创新高地

人才政策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作为中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近日发布系列国际人才新政,聚焦“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融得进”目标,从人才引进使用、兴业发展、服务保障等维度推出突破性举措,为全球人才参与科技创新、推动区域招商引资和高质量发展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一、突破科研参与限制,释放国际人才创新潜能
在国际人才引进与使用领域,新政实现多项制度创新。明确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这一举措打破了以往外籍人才在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可参与但难领衔”的壁垒,使全球顶尖智力资源能够深度融入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同时,符合条件的外籍专家可作为候选人被提名政府科学技术奖,在京从事科研工作且将知识产权在京落地的外籍高层次人才,还可领衔承担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并提名市级科学技术奖项,进一步畅通了国际人才的职业发展与荣誉获取通道。此外,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才可在中关村担任新型科研机构法定代表人,赋予其在科研组织管理、资源调配等方面的更大自主权,推动科研机构治理模式与国际接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二、优化兴业发展环境,构建国际人才服务市场
为鼓励国际人才在中关村创新创业,新政着力优化人才服务市场生态。取消“中外投资者成立3年以上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准入限制,允许外资直接入股既有内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这一政策降低了国际人才服务领域的外资准入门槛,有利于引入国际先进的人才评估、招聘和管理经验。同时,新政明确鼓励更多国际知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在京发展,对招聘国际高端人才业绩突出的机构给予一定资金奖励,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吸引专业力量参与国际人才的引育留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运作”的人才服务格局。这些举措将促进人才服务资源的国际化配置,为国际人才在中关村创办企业、技术转化、项目合作等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支撑。
三、完善服务保障体系,解决国际人才后顾之忧
在生活服务保障方面,新政聚焦国际人才“留得住”的核心需求,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措施。针对中国籍高层次人才的外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明确其可享受外籍高层次人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待遇,通过申请永久居留“直通车”程序办理永久居留,简化了亲属团聚的行政审批流程。对外籍华人,来京探望亲属、洽谈商务、开展科教文卫交流活动及处理私人事务的,可签发5年以内多次出入境有效签证;需在京长期工作、学习、探亲及处理私人事务的,可按规定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为其在京工作生活提供出入境便利。此外,为保障外籍人才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新政允许其凭学校录取通知书等证明函件,直接向北京口岸签证机关申请学习签证,入境后按规定办理学习类居留许可,解决了子女入学的出入境手续难题,让国际人才能够安心在京发展。
四、打造国际化人才社区,营造融合发展环境
为推动国际人才“融得进”,北京市加强国际化人才社区建设,初步规划在朝阳望京、中关村大街、昌平未来科技城、新首钢地区打造国际化人才社区。这些社区将整合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优质资源,提供多语种公共服务、国际化教育配套、高端医疗保障等全方位支持。例如,在教育方面,引入国际课程体系的学校或将增加;医疗领域,将提升涉外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供多语种诊疗服务;住房方面,将建设符合国际人才居住习惯的人才公寓,并优化住房租赁补贴政策。通过构建“工作-生活-社交”一体化的国际化服务体系,帮助外籍人才快速适应本地生活,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其能够深度参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个人价值与区域发展的共赢。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中关村此次推出的国际人才新政,是对全球人才竞争趋势的积极回应,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通过在人才引进、科研参与、兴业发展、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系统性突破,中关村正逐步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为打造全球创新人才高地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预计将有更多国际高端人才选择中关村、扎根中关村,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