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设立京津冀合作母基金 曹妃甸滨海等园区纳入重点规划

京津冀经济圈 企业融资 京津冀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街道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为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关村近日宣布将通过设立区域合作母基金,以市场化资本运作方式吸引社会资源参与跨区域创新联动,重点推动天津滨海、河北曹妃甸等园区招商引资与产业协同。该举措旨在强化三地科技、人才、产业链资源整合,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母基金构建资本纽带助力协同创新
中关村区域合作母基金将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重点投向京津冀地区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园区建设。通过资本联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曹妃甸新材料基地等合作项目,解决跨区域创新资源分散问题。基金运作将优先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储备20余个跨区域合作项目。
二、四大重点区域锚定产业协同方向
根据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将聚焦智能科技与信创产业,加速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扩容升级;河北曹妃甸依托港口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与临港新材料;北京临空经济区强化航空服务与数字贸易;张承地区则承接绿色数据中心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石家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基地、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等载体将获得基金定向支持,形成“北京研发—津冀转化”的产业链条。
三、三大标杆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完成首期基础设施建设,吸引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落地新能源电池项目,年产能规划达12GWh;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超3000家,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百亿元。这些项目通过基金加持,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与要素流动。
四、政策协同破解跨区域发展瓶颈
京津冀三地已联合出台专项政策,在税收分成、人才互认、数据互通等领域实现突破。例如,跨区域迁移企业可保留高新技术资质,科研设备跨省共享享受补贴。母基金将配套建立项目评估与风险分担机制,确保资金精准支持具有协同效应的重点项目。
五、中长期目标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根据规划,到2025年京津冀将形成2-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中关村母基金二期规模拟扩大至百亿元,重点培育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通过持续优化“基金+园区+政策”模式,最终构建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街道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街道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