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海淀园打造全国首个虚拟现实产业孵化平台 加速XR技术商业化落地

企业孵化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6日
海淀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虚拟现实领域创新资源,国内首个聚焦XR技术孵化的专业平台——中关村虚拟现实空间(StrongVR)正式投入运营。该平台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转化,标志着北京市在元宇宙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一、平台定位与核心功能
作为国家级科技孵化载体,中关村虚拟现实空间具备三大核心功能:技术展示中心配备最新一代VR/AR/MR设备,可同时支持20组团队进行产品演示;产业实验室提供动作捕捉、3D建模等专业设备共享服务;投融资对接平台已与30余家投资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区别于传统孵化器,该空间特别设立"元宇宙教育应用专区",重点孵化虚拟仿真实验、数字孪生教学等科教融合项目。
二、运营模式与服务体系
平台采用"三螺旋"运营架构:政府提供场地与政策支持,行业协会导入技术标准,市场化机构负责日常运营。每周定期举办"XR开放日"活动,包括技术研讨会、投融资路演和公众体验课三大板块。值得注意的是,服务范围将延伸至北京其他科技园区,计划2024年完成对昌平、亦庄等5个重点产业园区的巡回技术推广。
三、产业生态构建进展
目前已有17家初创团队通过评审入驻,涵盖虚拟现实引擎开发、交互设备研发、数字内容生产等细分领域。平台联合高校设立的"虚拟现实人才实训基地",预计每年可培养500名专业技术人才。产业链方面,已吸引3家上市公司设立联合创新中心,推动形成"硬件研发-内容制作-行业应用"的完整生态圈。
四、技术应用示范方向
在科教领域,平台重点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在航天模拟训练、医学解剖教学、文物数字化保护等场景的应用案例。工业方向则聚焦设备远程运维、安全生产培训等企业级解决方案。据透露,相关技术已在北京部分三甲医院和高端制造车间开展试点,平均提升培训效率达60%以上。
五、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虚拟现实产业作为数字经济关键赛道,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美元。中关村此举填补了国内专业孵化的空白,通过构建"技术验证-商业转化-规模应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有望加速XR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专家表示,这种集约化发展模式可降低中小企业40%以上的研发成本,对培育元宇宙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