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招商】海淀科技企业赴赤城产业协作新探索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化背景下,首都高端资源与周边地区产业互补加速推进。近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产业规划发展处联合北京中关村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组织区域内遴选出的13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赴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进行实地考察与产业帮扶对接。此次活动旨在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通过精准招商引资及项目配对,探索科技赋能、生态优先的跨区域产业协作新模式。
一、政策背景与协同发展新动向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地产业转移与协作持续深化。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发展,深化京津冀产业协作”。中关村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肩负着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升级的责任。此次海淀园管委会主导的赤城行,是贯彻京津冀生态涵养区与科技创新中心功能互补的具体实践,符合国家对首都经济圈功能疏解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规划。
二、张家口市赤城县资源禀赋与发展诉求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东部,是首都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其53.37%的森林覆盖率居张家口市首位,构成环京绿色生态防线。该县矿产资源丰富,铁矿探明储量位居河北省第二。近年来,赤城县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平台,重点规划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元器件、清洁能源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亟需引入外部技术、资本与管理经验实现产业跃升。2024年初,河北省出台政策明确支持环京市县承接科技创新项目,为此次合作奠定政策基础。
三、考察行程与产业平台深度对接
考察首日上午,海淀企业代表团实地调研了赤城经济开发区核心功能区。该省级开发区规划明确三大产业方向:智能装备制造聚焦工业自动化升级,电子元器件制造瞄准半导体配套产业链,清洁能源制造装备呼应“双碳”目标。开发区负责人现场介绍了土地储备、基础设施配套及招商优惠政策,多家企业对标准厂房建设及上下游配套能力表现出浓厚兴趣。随行投资促进部门详细解读了环首都一小时经济圈的区位红利。
四、五大领域帮扶需求与精准分组洽谈
在专题座谈会上,张家口市赤城县相关负责人系统阐述了五大核心合作诉求:生态技术应用(如固碳监测、水环境治理)、文旅资源数字化开发(如智慧景区系统)、医疗器械区域配送中心建设、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搭建、智能化养老服务模式落地。针对多元化需求,13家海淀科技企业根据自身专长,分三个专项小组进行闭门洽谈:
1.智能制造与清洁能源组:以节能改造、光伏储能技术、高端设备生产为核心议题;
2.数字技术与大健康组:围绕医疗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展开;
3.生态文旅与养老创新组:聚焦生态价值转化、智慧康养社区、文化IP运营等方向。
例如,某全球电子巨头提出可提供建筑节能整体解决方案,某云服务领军企业探讨了区域政务云平台建设路径,某移动医疗研究机构则提议构建县级远程诊疗协作网。洽谈形成初步合作意向书二十余项。
五、协作机制建设与长效动能培育
超越单次考察活动,双方建立了三层长效协作机制:政府层面成立联合工作专班,按月通报项目进度;协会层面搭建企业服务联络站,提供政策咨询与资源匹配;市场主体层面鼓励设立赤城业务分支或创新实验室。海淀园管委会表示将支持建立“赤城产业创新基金”,重点扶持技术转化类项目。此外,双方计划每季度组织线上对接会,并于2024年下半年开展重点项目的“回头看”评估。
六、区域协同新模式的示范意义
此次产业协作具备三重示范价值:其一,验证了“高端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在津冀”的可行路径,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新案例;其二,探索生态敏感区域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科技手段破解保护与发展矛盾;其三,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跨区域资源配置机制。随着金山岭区域高铁网络2025年建成,赤城县将正式融入首都一小时创新圈。本次合作有望成为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标杆性项目,为同类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经验。
一、政策背景与协同发展新动向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地产业转移与协作持续深化。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发展,深化京津冀产业协作”。中关村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肩负着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升级的责任。此次海淀园管委会主导的赤城行,是贯彻京津冀生态涵养区与科技创新中心功能互补的具体实践,符合国家对首都经济圈功能疏解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规划。
二、张家口市赤城县资源禀赋与发展诉求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东部,是首都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其53.37%的森林覆盖率居张家口市首位,构成环京绿色生态防线。该县矿产资源丰富,铁矿探明储量位居河北省第二。近年来,赤城县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平台,重点规划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元器件、清洁能源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亟需引入外部技术、资本与管理经验实现产业跃升。2024年初,河北省出台政策明确支持环京市县承接科技创新项目,为此次合作奠定政策基础。
三、考察行程与产业平台深度对接
考察首日上午,海淀企业代表团实地调研了赤城经济开发区核心功能区。该省级开发区规划明确三大产业方向:智能装备制造聚焦工业自动化升级,电子元器件制造瞄准半导体配套产业链,清洁能源制造装备呼应“双碳”目标。开发区负责人现场介绍了土地储备、基础设施配套及招商优惠政策,多家企业对标准厂房建设及上下游配套能力表现出浓厚兴趣。随行投资促进部门详细解读了环首都一小时经济圈的区位红利。
四、五大领域帮扶需求与精准分组洽谈
在专题座谈会上,张家口市赤城县相关负责人系统阐述了五大核心合作诉求:生态技术应用(如固碳监测、水环境治理)、文旅资源数字化开发(如智慧景区系统)、医疗器械区域配送中心建设、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搭建、智能化养老服务模式落地。针对多元化需求,13家海淀科技企业根据自身专长,分三个专项小组进行闭门洽谈:
1.智能制造与清洁能源组:以节能改造、光伏储能技术、高端设备生产为核心议题;
2.数字技术与大健康组:围绕医疗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展开;
3.生态文旅与养老创新组:聚焦生态价值转化、智慧康养社区、文化IP运营等方向。
例如,某全球电子巨头提出可提供建筑节能整体解决方案,某云服务领军企业探讨了区域政务云平台建设路径,某移动医疗研究机构则提议构建县级远程诊疗协作网。洽谈形成初步合作意向书二十余项。
五、协作机制建设与长效动能培育
超越单次考察活动,双方建立了三层长效协作机制:政府层面成立联合工作专班,按月通报项目进度;协会层面搭建企业服务联络站,提供政策咨询与资源匹配;市场主体层面鼓励设立赤城业务分支或创新实验室。海淀园管委会表示将支持建立“赤城产业创新基金”,重点扶持技术转化类项目。此外,双方计划每季度组织线上对接会,并于2024年下半年开展重点项目的“回头看”评估。
六、区域协同新模式的示范意义
此次产业协作具备三重示范价值:其一,验证了“高端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在津冀”的可行路径,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新案例;其二,探索生态敏感区域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科技手段破解保护与发展矛盾;其三,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跨区域资源配置机制。随着金山岭区域高铁网络2025年建成,赤城县将正式融入首都一小时创新圈。本次合作有望成为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标杆性项目,为同类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经验。
北京海淀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海淀区招商】海淀区人代会圆满闭幕 首任监察委主任履新助力区域发展
2025-07-28
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进驻海淀开展驻点督察 助力区域招商引资与土地管理提升
2025-07-28
【海淀区招商】海淀区深化银政合作助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25-07-28
【海淀区招商】海淀区深化校地合作共筑科技创新高地
2025-07-28
【海淀区招商】海淀科技产业空间优化基金成立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2025-07-28
海淀区财政局资产处置新规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2025-07-28
【海淀区招商】海淀创新政策全面赋能标准制定新格局
2025-07-28
海淀区召开商务运行分析会 部署消费增长与招商引资新举措
2025-07-28
【海淀区招商】海淀区与建行深化战略合作 共筑科技创新高地
2025-07-28
【海淀区招商】政协视察海淀区宗教工作 深化规范化管理助力和谐发展
2025-07-28
【海淀区招商】海淀区人大预备会顺利完成 议程确认补选启动
2025-07-28
【海淀区招商】海淀区政协界别活动聚焦北部科技园区创新发展
2025-07-28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2024-06-21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3-06-21
2023年北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适龄儿童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细则
2023-04-27
2023年非北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细则
2023-04-27
北京市海淀区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定的通知
2023-03-20
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
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
北京-海淀区
-
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
北京-海淀区
-
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海淀区
-
天津市津南区长青科工贸园区
北京-海淀区
-
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
北京-海淀区
-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