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批商圈谢幕 腾退区域纳入中关村园区发展轨道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今日下午,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商圈最后一家专业市场——东鼎市场正式关闭,宣告存在数十年的北方最大服装批发集散地彻底转型。原区域将瞄准高精尖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引资,腾退空间同时注入民生服务功能,体现首都核心区产业升级与空间优化并重的发展思路。
一、商圈历史落幕
商圈雏形可追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自发形成的产业聚集区,逐步壮大为涵盖十二家大型专业市场的服装批发集散中心。该区域曾拥有约三十五万平方米经营面积,聚集上万个摊位,日均客流量峰值接近十万规模,服务范围辐射整个华北乃至东北亚地区。商圈的鼎盛期见证了我国服装批发业态的黄金发展阶段。
二、疏解进程脉络
2014年北京发布全国首份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核心城区明确禁止批发零售等非首都功能产业扩张。依据该政策,2015年天皓成市场率先关闭,此后两年间商圈内各市场分批次启动疏解,商户清退与市场腾退工作有序推进。至东鼎市场关闭,历时逾四年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工程画上阶段性句点。
三、商户梯度承接
在商户疏解安置环节,属地管理部门实施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联合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分别在沧州、保定白沟、廊坊永清、天津及石家庄等地设立六个产业承接地,通过品牌输出、政策扶持和场地对接,确保近万户商户实现整体迁移。多数商户依托原产业链基础,在新平台延续经营生态,部分承接地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四、空间重构路径
腾退空间规划明确"科技金融+环境服务"双核驱动方向。核心载体北展地区整体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范畴,重点导入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领域企业总部与研发中心。现有转型案例中,原天皓成市场升级为宝蓝金融创新中心,吸引数十家科技金融机构入驻。
五、民生功能嵌入
空间重构同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原聚龙市场所在地块将改建为综合性健身中心,增设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其他地块规划建设人才公寓、城市绿廊及便民商业设施。相关方案经多轮专家论证,确保区域功能从单一商业属性向复合型城市功能区转化。
六、产业迭代逻辑
转型决策基于城市发展深度研判。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定位要求核心区腾退低端业态,西城园扩容则需优质空间载体支撑。第三方评估显示,转型后区域单位面积产值预计提升八倍,能耗强度下降六成,人才密度提高十倍以上。这种功能替代模式为特大城市核心区更新提供重要范式。
统计显示,原商圈十二个市场总计释放三十五万平米空间资源。依据西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其中六成用于导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成用于市政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剩余空间实施留白增绿。区域产业迭代与空间重塑的同步推进,标志着首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维度。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