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核心区:高精尖产业发展再攀新高峰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近年来,中关村核心区聚焦高精尖产业发展,通过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企业培育、技术突破及空间提质等举措,强化招商引资与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成为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优化政策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中关村核心区系统完善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组织开展海淀区“1+4+1”政策体系评估,结合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明确核心区重点发展方向,构建“2+4+2”高精尖产业有机体系,梳理形成百余个重点产业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政策支撑与路径指引,确保政策红利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
二、实施梯度培育,壮大创新企业集群。落实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制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种子企业分类标准,遴选优质企业初步名单,构建从初创到领军的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通过资金支持、资源对接、场景开放等方式,助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形成“龙头引领、梯队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突破关键技术,打造前沿产业高地。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产业发展。通过举办产业高峰论坛、落地前沿研究机构、授牌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促进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产业制高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医疗、智能金融等场景应用落地。同时,聚焦生物医药中试平台建设,打造多功能、全过程、高端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升级改造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产业载体,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深化军民融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研究制定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军民技术双向转化与资源共享,促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通过搭建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参与军民融合项目,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与抗风险能力。
五、推进腾笼换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作用,坚决调整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腾退低效产业空间,为高精尖产业发展腾出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通过空间重构与资源整合,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吸引更多高精尖项目落地,促进产业向高端化、集聚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六、强化产业协同,提升综合发展效能。中关村核心区高精尖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成为带动海淀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力量。2018年,海淀园拥有大量高精尖企业,实现总收入同比显著增长,占海淀园总收入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其中,一批收入亿元以上、十亿元以上的企业发挥骨干作用,电子信息领域保持主导地位,企业数量与收入占比均居前列;生物医药和环境保护领域表现突出,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成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利税方面,高精尖企业实现利润与实缴税费同比双增长,多家企业利润实现显著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作出重要贡献。
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中关村核心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优化政策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中关村核心区系统完善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组织开展海淀区“1+4+1”政策体系评估,结合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明确核心区重点发展方向,构建“2+4+2”高精尖产业有机体系,梳理形成百余个重点产业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政策支撑与路径指引,确保政策红利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
二、实施梯度培育,壮大创新企业集群。落实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制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种子企业分类标准,遴选优质企业初步名单,构建从初创到领军的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通过资金支持、资源对接、场景开放等方式,助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形成“龙头引领、梯队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突破关键技术,打造前沿产业高地。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产业发展。通过举办产业高峰论坛、落地前沿研究机构、授牌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促进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产业制高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医疗、智能金融等场景应用落地。同时,聚焦生物医药中试平台建设,打造多功能、全过程、高端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升级改造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产业载体,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深化军民融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研究制定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军民技术双向转化与资源共享,促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通过搭建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参与军民融合项目,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与抗风险能力。
五、推进腾笼换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作用,坚决调整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腾退低效产业空间,为高精尖产业发展腾出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通过空间重构与资源整合,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吸引更多高精尖项目落地,促进产业向高端化、集聚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六、强化产业协同,提升综合发展效能。中关村核心区高精尖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成为带动海淀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力量。2018年,海淀园拥有大量高精尖企业,实现总收入同比显著增长,占海淀园总收入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其中,一批收入亿元以上、十亿元以上的企业发挥骨干作用,电子信息领域保持主导地位,企业数量与收入占比均居前列;生物医药和环境保护领域表现突出,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成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利税方面,高精尖企业实现利润与实缴税费同比双增长,多家企业利润实现显著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作出重要贡献。
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中关村核心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海淀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海淀智慧服务峰会驱动数字产业国际协同
2025-09-05
海淀智能制造集群供给提速驱动产业跃升
2025-09-05
海淀区深化高校合作共筑科技创新核心区
2025-09-05
中关村创新引擎基金183亿注入科研前沿
2025-09-05
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加速推进招商引资新格局
2025-09-05
中关村引领中国独角兽发展 164家企业彰显创新活力
2025-09-05
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携手硅谷共筑城市科技协同前沿
2025-09-05
中关村引领中国成全球孵化器数量第一大国
2025-09-05
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招商引资中心揭牌
2025-09-05
中关村联袂海法加速风险资本跨国协同创新
2025-09-05
中关村科技引擎强劲 新上市企业聚势赋能
2025-09-05
中关村搭建军民融合创新桥梁 专题赛启动全国方案征集
2025-09-05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2024-06-21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3-06-21
2023年北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适龄儿童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细则
2023-04-27
2023年非北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细则
2023-04-27
北京市海淀区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定的通知
2023-03-20
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
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
北京-海淀区
-
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
北京-海淀区
-
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海淀区
-
天津市津南区长青科工贸园区
北京-海淀区
-
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
北京-海淀区
-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