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赋能海淀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海淀区以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建设,通过完善司法行政服务体系吸引企业投资,在司法部调研指导下持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为区域招商引资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司法行政工作的创新实践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助力市场主体获得更优质的法律保障。
一、基层基础建设取得实质突破
2023年海淀区升级改造司法服务场所28处,社区矫正中心运用电子监管平台实现动态管控全覆盖。在矫正工作中引入监狱干警专业力量,创新建立"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双轨机制,该经验被纳入全国司法行政典型案例库。中途学院累计培训矫正对象超千人次,就业转化率达82%,相关做法获中央政策研究机构专题调研。
二、智慧司法引领服务模式变革
公证领域全面推行"云存证"系统,年均处理远程公证2.3万件,较传统流程提速70%。"法务区块链"平台对接40个政府部门数据源,实现遗嘱继承等12类事项"一链通办"。矫正管理平台集成人脸识别、轨迹分析等智能模块,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1.5%,相关技术标准已推广至13个省份。
三、队伍锻造保障法治建设根基
通过"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培育司法标兵团队,2022年以来处理重大疑难案件17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7%。严格执行司法行政机关效能督查机制,建立法律服务人才库储备专家326名。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公证质量三级审查、矫正执法全程留痕等环节,年度投诉率下降56%。
四、公共法律服务实现普惠覆盖
建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矩阵,2024年法律服务站点增至89个,形成"十分钟服务圈"。劳动争议调解等专项服务惠及科技企业2800余家,为科创项目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方案640件。"法律帮帮团"深入社区开展公益服务,年度调解纠纷1.2万起,较上年度增长33%。
五、法治宣传创新拓宽普法维度
开发"普法智慧舱"等融媒体产品,年度浏览量突破800万人次。开展"法润中关村"专项行动,组织企业家法治讲堂46期。推广"法治体检"进园区机制,为小微企业防范法律风险3100余项。建立法治文化示范社区21个,普法宣传覆盖率持续保持全市首位。
通过构建多元协同的法治保障体系,海淀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行政创新实践有效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经验,正在形成可复制的法治建设样板。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