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落地北京海淀 创新科研平台助力全球健康
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近日,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正式落户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这是国内科技领域首个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的民办非企业性质新型研发平台,标志着北京海淀区在生物医药领域招商引资取得重要突破,将有力推动全球健康领域创新药物研发与转化。
一、战略定位:科技创新与全球健康的深度融合
该研发中心的设立,是北京海淀区落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具体实践。作为聚焦全球健康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心旨在针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疾病挑战,开展创新药物的早期研发与转化,填补全球健康领域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其落户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依托园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优势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将进一步强化海淀区在高端科研资源整合、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引领作用。
二、模式创新:PPP模式在科研领域的首次实践
不同于传统基建领域的PPP模式应用,该研发中心通过政府、高校与国际公益组织的深度协作,构建了科研领域 PPP 模式的全新范式。合作方包括北京市政府、清华大学及国际公益组织,三方分别在政策支持、科研资源、资金与全球网络等方面发挥优势:政府层面提供政策引导与资源协调,为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环境;高校依托深厚的科研积累,为中心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国际公益组织则通过资金投入与全球健康领域经验分享,助力中心对接国际前沿研发需求。这种多元主体协同模式,打破了传统科研机构单一 funding 来源的局限,为科研活动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了创新路径。
三、研发方向:聚焦重大疾病,构建全链条早期研发体系
中心以解决全球健康领域“研发失灵”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结核病、疟疾等发展中国家高发且现有治疗手段不足的重大疾病。这些疾病因患者支付能力有限、市场利润空间小,长期面临药企研发投入不足的困境。为此,中心构建了从生物学研究到临床前候选药物发现的全链条早期研发体系:按疾病领域设立生物学研究小组,同步建设化学合成、高通量筛选、结构生物学、药物设计等公共技术平台,为各研究小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研发过程中,中心专注于创新药物的早期发现与优化,待临床前候选药物确定后,将通过技术转移或合作开发的方式,交由下游合作伙伴开展临床试验及后续产业化,形成“早期研发—临床转化—产业应用”的协同创新链条。
四、运营机制:企业化管理与公益属性的有机结合
在运营管理上,中心借鉴制药企业的目标导向机制,设定清晰的研发目标与进度管理体系,确保科研效率;同时保持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公益属性,所有研发成果聚焦全球健康需求,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这种“企业化管理+公益化目标”的模式,既避免了传统科研机构可能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又确保了研发方向始终服务于公共健康事业。中心内部职能部门设置兼顾科研与管理需求,既配备专业的生物医药研发团队,也设有保障科研顺利开展的行政、财务、法务等支撑部门,形成权责清晰、高效协同的组织架构。
五、人才集聚:打造全球顶尖科研团队
自投入运营以来,中心已吸引30余位生物医药领域科学家加入,团队涵盖资深专家与青年学者。其中,既有在国际大型药企、知名科研院校积累多年研发经验的资深科学家,也有具备前沿学术背景的青年科研人员。中心为科研人员提供专注于基础研究与早期药物发现的纯粹科研环境,减少非科研事务干扰,同时通过国际合作网络,为团队成员提供参与全球健康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这种“科研为本、全球视野”的人才发展理念,正逐步形成对全球生物医药人才的吸引力,为中心未来组建超过100人的核心科研团队奠定基础。
六、平台支撑:依托区域优势赋能研发创新
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作为中心的承载地,是海淀区重点打造的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园区,聚集了一批生物医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机构与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生态。中心一期6000余平方米的研发空间已完成装修并投入使用,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室设备与办公设施,为科研活动提供硬件保障。同时,园区在政策服务、产学研对接、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支持,也将助力中心快速融入区域创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七、全球影响:助力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
作为国际公益组织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直接参与建设的研究机构,该中心的设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它不仅为中国科研机构参与全球健康领域研发提供了新路径,也为全球健康治理体系贡献了“政府+高校+国际组织”协同创新的中国方案。通过聚焦发展中国家重大疾病研发需求,中心将推动一批创新药物进入国际研发管线,有望提升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疾病挑战的能力,进一步彰显中国在全球健康领域的责任与担当。
未来,随着科研团队的不断壮大与研发体系的逐步完善,该中心将持续聚焦全球健康领域的核心挑战,以创新药物研发为抓手,为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发展作出广泛而长久的贡献,成为北京海淀区乃至中国在全球健康领域的一张重要“创新名片”。
一、战略定位:科技创新与全球健康的深度融合
该研发中心的设立,是北京海淀区落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具体实践。作为聚焦全球健康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心旨在针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疾病挑战,开展创新药物的早期研发与转化,填补全球健康领域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其落户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依托园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优势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将进一步强化海淀区在高端科研资源整合、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引领作用。
二、模式创新:PPP模式在科研领域的首次实践
不同于传统基建领域的PPP模式应用,该研发中心通过政府、高校与国际公益组织的深度协作,构建了科研领域 PPP 模式的全新范式。合作方包括北京市政府、清华大学及国际公益组织,三方分别在政策支持、科研资源、资金与全球网络等方面发挥优势:政府层面提供政策引导与资源协调,为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环境;高校依托深厚的科研积累,为中心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国际公益组织则通过资金投入与全球健康领域经验分享,助力中心对接国际前沿研发需求。这种多元主体协同模式,打破了传统科研机构单一 funding 来源的局限,为科研活动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了创新路径。
三、研发方向:聚焦重大疾病,构建全链条早期研发体系
中心以解决全球健康领域“研发失灵”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结核病、疟疾等发展中国家高发且现有治疗手段不足的重大疾病。这些疾病因患者支付能力有限、市场利润空间小,长期面临药企研发投入不足的困境。为此,中心构建了从生物学研究到临床前候选药物发现的全链条早期研发体系:按疾病领域设立生物学研究小组,同步建设化学合成、高通量筛选、结构生物学、药物设计等公共技术平台,为各研究小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研发过程中,中心专注于创新药物的早期发现与优化,待临床前候选药物确定后,将通过技术转移或合作开发的方式,交由下游合作伙伴开展临床试验及后续产业化,形成“早期研发—临床转化—产业应用”的协同创新链条。
四、运营机制:企业化管理与公益属性的有机结合
在运营管理上,中心借鉴制药企业的目标导向机制,设定清晰的研发目标与进度管理体系,确保科研效率;同时保持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公益属性,所有研发成果聚焦全球健康需求,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这种“企业化管理+公益化目标”的模式,既避免了传统科研机构可能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又确保了研发方向始终服务于公共健康事业。中心内部职能部门设置兼顾科研与管理需求,既配备专业的生物医药研发团队,也设有保障科研顺利开展的行政、财务、法务等支撑部门,形成权责清晰、高效协同的组织架构。
五、人才集聚:打造全球顶尖科研团队
自投入运营以来,中心已吸引30余位生物医药领域科学家加入,团队涵盖资深专家与青年学者。其中,既有在国际大型药企、知名科研院校积累多年研发经验的资深科学家,也有具备前沿学术背景的青年科研人员。中心为科研人员提供专注于基础研究与早期药物发现的纯粹科研环境,减少非科研事务干扰,同时通过国际合作网络,为团队成员提供参与全球健康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这种“科研为本、全球视野”的人才发展理念,正逐步形成对全球生物医药人才的吸引力,为中心未来组建超过100人的核心科研团队奠定基础。
六、平台支撑:依托区域优势赋能研发创新
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作为中心的承载地,是海淀区重点打造的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园区,聚集了一批生物医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机构与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生态。中心一期6000余平方米的研发空间已完成装修并投入使用,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室设备与办公设施,为科研活动提供硬件保障。同时,园区在政策服务、产学研对接、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支持,也将助力中心快速融入区域创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七、全球影响:助力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
作为国际公益组织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直接参与建设的研究机构,该中心的设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它不仅为中国科研机构参与全球健康领域研发提供了新路径,也为全球健康治理体系贡献了“政府+高校+国际组织”协同创新的中国方案。通过聚焦发展中国家重大疾病研发需求,中心将推动一批创新药物进入国际研发管线,有望提升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疾病挑战的能力,进一步彰显中国在全球健康领域的责任与担当。
未来,随着科研团队的不断壮大与研发体系的逐步完善,该中心将持续聚焦全球健康领域的核心挑战,以创新药物研发为抓手,为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发展作出广泛而长久的贡献,成为北京海淀区乃至中国在全球健康领域的一张重要“创新名片”。
北京海淀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海淀创新引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9-02
海淀加速构筑金融科技产业新高地
2025-09-02
中关村科技创新驱动经济新跃迁
2025-09-02
北京西郊汽配城转型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启动招商引资
2025-09-02
中关村创新浓度领跑全球科研城市
2025-09-02
人工智能国家级平台落地中关村
2025-09-02
中关村科技金融新策助力创新型企业
2025-09-02
中关村示范区再启互联网+新篇章
2025-09-02
北京海淀智造工场焕发科技新生
2025-09-02
海淀西山秋韵长 文旅融合启新章
2025-09-02
中关村高新技术集群实现历史性跨越
2025-09-02
中关村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探访
2025-09-02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2024-06-21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3-06-21
2023年北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适龄儿童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细则
2023-04-27
2023年非北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细则
2023-04-27
北京市海淀区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定的通知
2023-03-20
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
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
北京-海淀区
-
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
北京-海淀区
-
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海淀区
-
天津市津南区长青科工贸园区
北京-海淀区
-
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
北京-海淀区
-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