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加大创新投入 前八月高新技术企业收入增长超一成

高新技术产业 经济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今年前八个月区域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收入突破2.1万亿元,创新投入、从业人员、实缴税费等多项指标同步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一、创新投入为收入增长注入核心动能。今年前八个月,中关村区域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超2.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持续加大的创新投入。区域内高新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达727.6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收入增速,显示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技术突破和产品迭代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
二、创新人才队伍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中关村在吸引和培育创新人才方面成效突出。期末从业人员达182.6万人,同比增长7.5%,其中科技活动人员规模达51.4万人,同比增长17.6%,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6.4%。高比例的科技活动人员意味着企业研发实力的增强,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撑,也反映出中关村对高素质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三、创新成果产出量质齐升。创新投入的增加直接体现在专利等创新成果的快速增长上。前八个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申请专利29958件,同比增长16.6%;获得专利授权20554件,同比增长38.6%,授权量增速显著高于申请量,表明专利质量和转化效率不断提升。截至8月底,示范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42404件,形成了丰富的知识产权储备,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四、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增长。在收入增长的同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前八个月,实缴税费达1243.4亿元,同比增长8.2%,为北京税收贡献持续增加;利润总额达1690.2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收入增速,显示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稳定增长也为北京提供了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促进了区域就业结构优化。
五、招商引资与创新生态优化形成良性循环。中关村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创新支持政策,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资源落地。同时,区域内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更加畅通,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这种“招商引资-创新投入-成果转化-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正推动中关村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六、重点产业领域引领增长态势。在创新投入的驱动下,中关村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表现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领跑,成为拉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些产业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七、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始终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收入的比例稳步提升,显示企业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核心技术研发中,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也为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贡献了中关村力量。
八、创新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北京不断出台和优化支持中关村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保障。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为区域创新投入的稳定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
九、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巩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投入的主体,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无论是大型领军企业还是中小微创新企业,都在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形成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格局。
十、开放创新合作深化发展。中关村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创新合作,通过技术交流、联合研发、成果共享等方式提升创新效率。开放的创新环境不仅吸引了国际创新资源,也推动了中关村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十一、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在创新投入的推动下,中关村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商业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市场适应能力和盈利能力,为收入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十二、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取得进展。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中关村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碳捕捉利用等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绿色发展,也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十三、创新平台支撑作用显著。中关村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这些平台为企业提供了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降低了企业创新门槛,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成为支撑区域创新投入和成果产出的重要载体。
十四、金融支持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北京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服务中关村科技创新,通过科技信贷、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创新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也为科技企业融资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有效缓解了企业研发资金压力,促进了创新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十五、民生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中关村企业在医疗健康、智慧交通、教育科技等民生领域的创新投入不断加大,研发出一批惠及民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也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了创新驱动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十六、未来创新发展潜力持续释放。随着创新投入的持续加大、创新生态的不断优化以及各项支持政策的深入实施,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预计未来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将取得更多突破,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