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材院石墨烯电池革新提速区域招商引资

石墨烯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中国航材院突破性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该成果显著优化能源存储效率,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注入新动能,成为区域科技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一、技术原理与性能突破
研究团队通过创新电极材料复合工艺,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体系中引入功能性石墨烯基材料。该结构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电子迁移率提升超普通材料三个数量级,大幅降低电池内阻。实验验证,其热管理系统使得满负荷运行温度较常规电池低约15℃,有效规避热失控风险。持续充放电循环测试中,电池容量衰减速率仅为传统产品的五分之一。
二、产业化验证与标准构建
经第三方检测机构依据国家标准GB/T 36276进行验证,批量产品实现10分钟内完成5C快充(电量0-80%),循环寿命突破6000次仍保持80%以上容量。北京市新材料测试平台出具的报告显示,该电池在-20℃低温环境仍保持75%的放电效率。产线良品率稳定在98.2%,满足车规级动力电池生产要求。
三、多场景应用拓展
在车载动力领域,搭载该电池的测试车型实现充电8分钟续航400公里;航空领域已完成无人机持续飞行时长对比测试,作业时间延长2.3倍;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系统验证表明,极端天气下的供电保障时长提升至72小时。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关村科技园已规划配套生产基地,首批产能将重点满足京津冀新能源产业集群需求。
四、技术延伸布局
研究体系同步推进石墨烯-硫复合正极材料工程,能量密度达350Wh/kg的中试产品通过安全评估。团队开发的宽温域电解液配方在航天特种电源测试中,实现-40℃至85℃全工况覆盖。燃料电池双极板涂层技术进入装车验证阶段,助力氢能产业降本增效。
五、产业链协同创新
依托材料基因工程数据库,联合清华大学等建立材料模拟平台,研发周期压缩40%。技术许可已覆盖长三角三家动力电池企业,技术转让费累计超1.2亿元。北京市科委专项支持建设的石墨烯应用创新中心,已吸引17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产业生态。该技术体系已纳入国家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目录,为规模化应用提供风险保障。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