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秦皇岛分园落户港城
创新创业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近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携手打造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秦皇岛分园。作为中关村海淀园在全国设立的首个直属孵化机构,该分园将成为秦皇岛开发区对接北京创新资源、促进产业转移的重要招商引资载体,聚焦移动互联网、智能智造等前沿领域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并通过设立专业运营管理单位助力企业发展,首批10余家企业已签署入驻意向协议。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创新实践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秦皇岛凭借其连接京津、辐射东北的区位优势,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创新资源外溢的重要节点。此次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秦皇岛分园的设立,正是两地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具体举措。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当地高端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此前已通过多个合作平台对接北京资源,此次分园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其“承接—转化—辐射”的创新链条,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二、聚焦五大领域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根据合作协议,分园将重点围绕移动互联网、智能智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五大领域,推动北京优质科研成果在秦皇岛实现产业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依托海淀园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积累,分园将培育一批聚焦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企业;智能智造领域则结合秦皇岛制造业基础,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技术的落地应用;新材料领域将重点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助力绿色制造升级;生物医药领域计划引入创新药物研发、医疗器械等项目,填补区域产业空白;节能环保领域则聚焦新能源技术、污染治理等方向,服务国家“双碳”目标。
三、“金种子孵化器”搭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为保障分园高效运营,双方共同投资设立“秦皇岛金种子孵化器”,作为分园孵化器、众创空间及产业基金的统一运营管理单位。该孵化器将构建“空间+服务+资本”的全链条孵化模式:在空间载体方面,提供模块化办公场地、中试车间等硬件设施;在服务支撑方面,对接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并引入海淀园优质创业导师资源开展创业培训;在资本赋能方面,通过设立产业基金,为入驻企业提供从种子轮到Pre-A轮的融资支持,破解初创企业资金难题。
四、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资源深度整合
分园的建设将依托两地优势,建立多维度合作机制。在政策联动方面,秦皇岛开发区将提供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场地补贴等支持,同时共享海淀园在创新创业政策制定、孵化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在人才共育方面,探索建立“北京研发+秦皇岛转化”的人才流动机制,吸引北京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到分园开展技术攻关和项目合作;在技术转移方面,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技术成果交易平台,促进海淀园企业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在秦皇岛实现产业化应用;在资源共享方面,分园企业可接入海淀园的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资源网络,拓展市场渠道和合作机会。
五、首批企业入驻奠定产业生态基础
分园签约仪式上,中电电能、中科嘉固、布谷布谷等10余家企业签署入驻意向协议,涵盖能源技术、新材料应用、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其中,中电电能专注于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技术研发,其项目落地将助力秦皇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中科嘉固在功能性建筑材料领域拥有多项专利,有望推动当地建材产业升级;布谷布谷则聚焦智能消费电子设备研发,将为分园注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活力。首批企业的入驻,标志着分园产业生态初步形成,为后续吸引更多优质项目积累了示范效应。
六、打造国内一流自主创新成果辐射高地
根据规划,分园将通过3-5年的建设,力争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未来,分园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成为北京创新成果在环渤海地区转化的“试验田”,更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自主创新成果辐射园区,为秦皇岛乃至京津冀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创新实践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秦皇岛凭借其连接京津、辐射东北的区位优势,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创新资源外溢的重要节点。此次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秦皇岛分园的设立,正是两地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具体举措。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当地高端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此前已通过多个合作平台对接北京资源,此次分园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其“承接—转化—辐射”的创新链条,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二、聚焦五大领域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根据合作协议,分园将重点围绕移动互联网、智能智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五大领域,推动北京优质科研成果在秦皇岛实现产业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依托海淀园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积累,分园将培育一批聚焦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企业;智能智造领域则结合秦皇岛制造业基础,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技术的落地应用;新材料领域将重点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助力绿色制造升级;生物医药领域计划引入创新药物研发、医疗器械等项目,填补区域产业空白;节能环保领域则聚焦新能源技术、污染治理等方向,服务国家“双碳”目标。
三、“金种子孵化器”搭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为保障分园高效运营,双方共同投资设立“秦皇岛金种子孵化器”,作为分园孵化器、众创空间及产业基金的统一运营管理单位。该孵化器将构建“空间+服务+资本”的全链条孵化模式:在空间载体方面,提供模块化办公场地、中试车间等硬件设施;在服务支撑方面,对接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并引入海淀园优质创业导师资源开展创业培训;在资本赋能方面,通过设立产业基金,为入驻企业提供从种子轮到Pre-A轮的融资支持,破解初创企业资金难题。
四、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资源深度整合
分园的建设将依托两地优势,建立多维度合作机制。在政策联动方面,秦皇岛开发区将提供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场地补贴等支持,同时共享海淀园在创新创业政策制定、孵化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在人才共育方面,探索建立“北京研发+秦皇岛转化”的人才流动机制,吸引北京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到分园开展技术攻关和项目合作;在技术转移方面,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技术成果交易平台,促进海淀园企业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在秦皇岛实现产业化应用;在资源共享方面,分园企业可接入海淀园的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资源网络,拓展市场渠道和合作机会。
五、首批企业入驻奠定产业生态基础
分园签约仪式上,中电电能、中科嘉固、布谷布谷等10余家企业签署入驻意向协议,涵盖能源技术、新材料应用、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其中,中电电能专注于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技术研发,其项目落地将助力秦皇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中科嘉固在功能性建筑材料领域拥有多项专利,有望推动当地建材产业升级;布谷布谷则聚焦智能消费电子设备研发,将为分园注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活力。首批企业的入驻,标志着分园产业生态初步形成,为后续吸引更多优质项目积累了示范效应。
六、打造国内一流自主创新成果辐射高地
根据规划,分园将通过3-5年的建设,力争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未来,分园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成为北京创新成果在环渤海地区转化的“试验田”,更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自主创新成果辐射园区,为秦皇岛乃至京津冀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海淀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绿色引擎|北京节能展中关村尖端科技荟萃
2025-08-29
中关村加大创新投入 前八月高新技术企业收入增长超一成
2025-08-29
海淀创新举措首发电子营业执照服务创业者
2025-08-29
海淀区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2025-08-29
海淀区优化生育新政服务区域融合促进发展
2025-08-29
海淀高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引领交易新生态
2025-08-29
海淀区"四个一批"工程构筑全球创新高地
2025-08-29
海淀区领导调研重点部门部署经济攻坚任务
2025-08-29
创新动能澎湃激发 中关村密云园健康发展
2025-08-29
海淀区与京能集团携手共筑科技能源新未来
2025-08-29
海淀区深化政策服务助力外贸企业开拓新局
2025-08-29
海淀中关村智友学院驱动人工智能产业融合
2025-08-29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2024-06-21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3-06-21
2023年北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适龄儿童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细则
2023-04-27
2023年非北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细则
2023-04-27
北京市海淀区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定的通知
2023-03-20
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
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
北京-海淀区
-
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
北京-海淀区
-
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海淀区
-
天津市津南区长青科工贸园区
北京-海淀区
-
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
北京-海淀区
-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