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

政策
发布部门: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1日 政策文号:昌政发〔2018〕5号 有效性:有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意见》(京政发〔2016〕25号),切实把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成昌平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巩固提升优势行业,支撑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融合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三网融合”,依托中国电信北京信息科技创新中心、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基地、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等资源,大力推广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系统集成应用。高标准建设信息传输网络,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吸引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等优质资源向昌平区聚集,引入一批国内外领先企业和研发服务机构入驻昌平。充分发挥高德软件的行业引领作用,打造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大力发展基于位置服务、智能导航等的移动应用,拓展信息集成服务、内容增值服务、智慧城市新兴产业等领域。支持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和物流链整合,拓展开放共享的网络经济空间。(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委;协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高端发展商务服务业。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商务楼宇、商业综合体、电子商务集聚区及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大型会展服务平台等建设,鼓励企业创业创新,促进区域高端商务服务业集聚发展。开展资源整合、境内外并购与上市、模式创新等业务,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牵头单位:区商务委;协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二)突出前沿技术研发与应用,培育发展新兴业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检验检测认证。以计量科技创新园为支撑,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检验检测标准,开展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和技术能力国际互认,促进企业生产和服务标准化,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鼓励企业开展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节约资源认证与标识制度。积极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社会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推行管理体系认证。在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知识产权、旅游、商务、体育等领域开展服务认证。(牵头单位:区质监局;协办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委、区科委、区旅游委、区商务委、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推动服务外包高端化、国际化。推动服务外包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支持企业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管理、财务结算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鼓励企业与境外机构签订长期服务外包业务合同,加大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区商务委;协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充分把握昌平区在“三城一区”科技创新主平台建设中的区位优势,有效发挥北清路—七北路沿线承接“三大科学城”的重要科技连廊作用,聚焦搞活未来科学城,健全中关村昌平园统筹发展机制,推动不同产业板块间协同发展,带动形成昌平创新发展新格局。落实未来科学城“搞活”和扩区要求,聚焦智慧能源、汇聚多元主体,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高标准推进未来科学城核心区建设运营,重点布局建设智能电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国家重大专项,加快引入国家级研发平台、转制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等多元主体,深化央企间、央校间、央地间协同创新,组建协同创新研究院,进一步出成果、出效益、出品牌。启动北京科技商务区(TBD)新一轮规划建设,尽快做实朱辛庄—七里渠和巩华城两个组团,抓好知识产权园、计量科技创新园等重点项目,集聚发展专利导航、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吸引创投基金和商业银行科技分支入驻,形成衔接和服务“三城”的重要支点;实施沙河高教园区2017—2025年发展规划,优化控规和城市设计,持续改善配套服务和周边环境,同步带动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建设。(牵头单位: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协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沙河高教园区管委会)按照北京市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三城一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全面实施两年优化提升方案,高标准推进三期开发。围绕大健康,特别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产业定位,聚焦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总部经济等关键环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科学创新高地。建立推动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落地联合工作机制,促进生命科学和大健康高端要素加快集聚,统筹做好国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北方研究中心、人口与健康国家实验室以及国家药品、器械技术与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等重大项目的落地和服务保障工作,紧密对接大学大院大所等创新源头,充分发挥人才聚集优势,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互联网+”服务平台以及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信息共享、要素协同。加快建设中关村生物银行、中关村模式生物服务中心、共性工程转化实验室、开放实验平台、公共技术外包服务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专业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公开、有序共享机制,实现基础研发、小试、中试、临床前、生产流通等全链条配套覆盖。(牵头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北京市贯彻意见,把握“舍”与“得”辩证关系,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有力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引导存量和增量资源合理布局,实现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为重点,着力推进“瘦身健体”,大力疏解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散乱污”企业。加强功能区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全面整理盘活低效土地资源,加快“腾笼换鸟”步伐,整合农民产业安置用房、老旧工业厂房等存量资源,精心打造一批量身定制、功能复合的新型产业载体,完善招商选择机制,精准承接一批高端优质项目,构建全链条、梯度式的产业创新体系。发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引导作用,加强高端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改造利用老旧商业设施、仓储用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牵头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区经济信息化委、区投资促进局;协办单位:市国土局昌平分局、市规划委昌平分局)(六)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契机,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七)聚焦价值链高端环节,引导在昌总部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四、搭建共性服务平台落实全国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城市示范年度创建任务,积极对接国家、北京市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优化产业政策,完善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更大范围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构建人才、技术、资本、空间、信息、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创新生态系统,以创新带动创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顺应“双创”新趋势,持续打造“回+”双创社区品牌,系统谋划布局一批众创空间、创业社区和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吸引更多孵化机构、创投资本和中介服务组织集聚,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创业与生活相互融合”的典范。(牵头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协办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委、区财政局、区科委、区商务委、未来科学城管委会)深入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5〕49号),推动重大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向生产性服务企业开放。建好用好“人人实验”、生命科学联合创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等科技条件平台,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条件服务平台的作用,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大型企业向社会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等资源,完善人人实验平台模块开发推广,开展科研供应链整合和科技人才知识分享。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军企业搭建研发试验平台、中试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市场化、专业化创新服务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积极导入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的技术交易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检索、咨询、代理、评估、法律服务、融资、谈判、交易等全链条技术转移服务。(牵头单位:区科委;协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十)加强组织实施(十一)做好统计跟踪(十二)强化政策引导(十三)优化营商环境(十四)落实人才保障2018年1月15日

北京昌平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昌平区产业园区

北京昌平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昌平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