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产业园区

北京海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5日 有效性:有效
各相关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2021年2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1.概述1.1规划背景自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之后,2015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及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公布发布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多次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明确指示。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在全国各省市全面开展,并且逐步的系统化、规范化。2016年6月13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为全面对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深化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海淀区开展分区规划的编制工作。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层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涉水顶层设计,是保护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方案,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管控依据和支撑。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7〕49号)文件精神,海淀区开展《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指导全区海绵城市建设。1.2区域概况1.2.1区位条件海淀区位于北京城区西部和西北部,介于北纬39°53′—40°09′,东经116°03′—116°23′,东与西城区、朝阳区相邻,南与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区、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区接壤。面积430.8平方公里,边界线长约146.2千米,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最宽处29公里,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2.6%。图1.21北京市海淀区区位关系图1.2.2社会经济海淀区是北京市经济总量最大的辖区。2017年,海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5.3亿元,占北京市比重达21.1%。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5亿元,全区占比0.03%;第二产业产值631.5亿元,全区占比10.67%;第三产业产值5282.3亿元,全区占比89.30%。海淀区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建设为统领,以南部中关村科学城、北部生态科技新区、中部“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三大功能区为载体,初步形成“高精尖”经济结构,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保持领先优势,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集群化发展态势。1.2.3行政区划海淀区行政辖区内有22个街道,分别为万寿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海淀街道、中关村街道、学院路街道、清河街道、青龙桥街道、香山街道、西三旗街道、马连洼街道、花园路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曙光街道、燕园街道、清华园街道、永定路街道,有7个镇分别为四季青镇、东升镇、海淀镇、西北旺镇、温泉镇、苏家坨镇、上庄镇,共计570个社区,84个行政村。根据《2018年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海淀区2017年户籍数为73.3万户,常住人口为348万人。图1.22海淀区行政区划图图1.23北京市2017年各区常住人口比较(万人)1.3上位规划概要1.3.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7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规划期限为2016年到2035年,规划到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包括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及部分水利设施用地)控制在3720平方公里以内,到2035年控制在3670平方公里左右;规划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规划明确指出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分区管控策略,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加大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比重,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改善城市综合生态环境。到2020年2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实现降雨70%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35年扩大到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同时,规划指出要严格控制城市开发边界,增加绿色空间,改善环境品质。主要通过环境整治和腾退集中建设区外的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城镇组团间的连片绿色生态空间。调整农业结构,更加注重农业生态功能,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强平原地区农田林网、河湖湿地的生态恢复,构建滨河森林公园体系以及郊野公园环,为市民提供宜人的绿色休闲空间。1.3.2海淀区分区规划《海淀区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规划范围为海淀行政辖区,总面积约430.8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7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远景展望到2050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海淀区应建成为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的重要地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典范区、生态宜居和谐文明示范区、高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实践区。至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与功能定位相适应,人文、生态、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性城市形态;至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科学城,在更高标准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初步建成令人向往的科学智慧之城、创新引领之城、人文活力之城、生态优美之城、和谐宜居之城,重要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海淀区规划人口严格落实底线管控要求,2035年以后长期稳定控制在313万人以内。海淀区坚守建设用地规模底线,到2035年减到227平方公里左右。落实北京总体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强化海淀区的功能定位,全面优化首都功能,统领城市未来发展,实现南北均衡发展、促进跨区统筹协同,在全域范围内形成“两横一纵三轴格局,一带一核多极体系”,贯通联动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图1.31海淀区城市空间结构图1.3.3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规划目的是将海绵城市理念贯彻到城市规划及建设全过程,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城市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优化配置、水文化发展的综合目标,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2030年以后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稳步提升。该规划提出了北京市海绵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同时根据各区特点,提出了不同分区海绵城市指标要求,北京市海绵城市规划指标表及海淀区海绵城市规划指标要求详见下表。表1.31北京市海绵城市规划指标表项目指标名称指标值中心城副中心新城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80%75%~80%2生态岸线比例≥55%≥90%40%~90%3地下水位遏止下降/遏止下降趋势4城市热岛效应缓解5重要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95%6年径流污染控制率根据水功能区达标方案具体确定7污水再生利用率≥90%8雨水资源利用率2%9管网漏失率≤10%10内涝防治标准50~100年50~100年20~50年11饮用水安全水源地—管网—龙头水质达标率(不同标准)100%12蓝线划定率100%100%100%13规划建设管控制度有14技术规范与标准建设有15投融资机制建设有16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有17产业化有18连片示范效应有表1.32海淀区海绵城市规划指标表项目指标名称指标值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2生态岸线比例60%3重要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95%4年径流污染控制率根据水功能区水体达标方案具体确定5污水再生利用率≥90%6雨水资源利用率2%7河湖蓝线划定率100%该规划将全市划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海绵生态缓冲区、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区,自然本底保护区与水系功能改善区五大海绵城市建设分区,其中,海淀区主要位于海绵生态缓冲区、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区、自然本底保护区,局部位于水系功能改善区。图1.32北京市海绵城市功能分区1.3.4北京市中心城排水防涝系统规划《北京市中心城排水防涝系统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原有“西蓄、东排、南北分洪”防洪排水格局基础上,构建“两纵四横、一环双网”的洪涝防治总体格局。“两纵”即永定河和北运河,永定河位于中心城西部,规划用于防御城外西部山洪;北运河位于中心城东部,规划用于承接城内所有河道排水;为防御城内西部山区洪水,规划建设西郊砂石坑、南旱河蓄滞洪区等“西蓄”工程。“四横”即清河、坝河、通惠河和凉水河四条主干河道,规划由这四条河道及其支流将城区内涝水由西向东排至下游北运河。“一环”即以中心城第一道环状绿化隔离带为主的海绵城市系统,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源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公共区域雨水调蓄区、沿河蓄洪蓄涝区等不同规模海绵体,蓄滞、净化和中分利用雨水资源。“双网”即中心城约500公里排水河网和6000公里雨水管网。图1.33北京市中心城洪涝防治总体格局1.4相关专项规划概要1.4.1海淀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海淀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2017年—2035年)》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洪及河湖水系规划、供水规划、雨水及防涝规划、污水排除规划及再生水利用规划。该规划确定了海淀区“上截、下泄、分散蓄”的防洪格局,明确防洪标准及河道蓄滞洪区的治理标准、雨水管道标准、防涝标准等;明确京密引水渠、永定河引水渠、昆玉河、长河、转河、南沙河等河道的水质标准,以及团城湖、昆明湖、八一湖、玉渊潭湖、紫竹院湖等主要湖泊的水质标准;规划指出海淀北部地区有3座再生水厂,海淀南部地区规划保留2座再生水厂等内容。1.4.2海淀区园林绿化系统规划《海淀区园林绿化系统规划》优化绿地空间结构,构建生态廊道,提升绿地生态功能,突出大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和三山五园地区内涵研究,构建了海淀区整体的风景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的绿地系统。1.4.3海淀区河湖蓝线规划《海淀区河湖蓝线规划(2019年—2035年)》中划定包括南沙河、北沙河、南旱河等河道62条段,总长254.29公里,以及翠湖湿地、雨水调蓄区等面状水域共计17个。1.4.4相关规划评价《海淀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2017年—2035年)》未明确指出源头控制措施及相关建设指标,需在本次规划中进行补充源头雨水调蓄区和源头雨水污染净化湿地建设规模,并明确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途径、水资源量测算及管控指标。《海淀区园林绿化系统规划》未对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也未提及海绵城市相关建设内容。绿地系统的文化研究主要以园林文化为主,未梳理历史水文化及相关规划内容。绿地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规划综合考虑其空间结构,建议适当调整绿地竖向结构,优化雨水径流路径,深化绿地的生态净化功能。详细内容请详见附件。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通知.ofd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ofd附件1:海淀区海绵城市工作方案.ofd附件2:海淀区“十四五”期间海绵城市建设计划.ofd

北京海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