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区推广建立小巷管家队伍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7日
政策文号:海城市委发〔2018〕71号
有效性:有效
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区推广建立小巷管家队伍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按照《海淀区关于推进党建引领街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镇吹哨、部门报到,地区鸣笛、家家出力”的工作方案》(京海办发〔2018〕16号)要求,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背街小巷环境治理,推广建立“小巷管家”队伍,形成“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模式,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协调;共治共管、多元参与;积极倡导、自愿参与”的工作原则,全面推广建立“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伍,结合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形成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品牌化培育、常态化服务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二、工作目标全区在中关村街道、海淀街道、北下关街道、学院路街道、西三旗街道、四季青镇等六个街镇先行试点推行背街小巷“小巷管家”工作。2018年8月底前,试点街镇完成“小巷管家”招募注册工作;年底前,试点运行背街小巷“小巷管家”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为在全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9月底前,全区所有街道完成“小巷管家”招募注册工作,实现背街小巷“小巷管家”全覆盖。通过“小巷管家”推广工作,进一步提升“管城理市”志愿服务水平,夯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基础,推动形成多元共治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三、职责分工区城市管理委:负责制定我区“小巷管家”工作实施指导意见,督促指导各街道完成“小巷管家”招募工作;建立“小巷管家”与“志愿北京”全区统一志愿者注册平台融合管理模式。区文明办:负责深化背街小巷的文明创建工作;负责做好背街小巷“小巷管家”和文明街巷的宣传工作。区社会办:指导各街道做好“小巷管家”选派工作,协调街道在推广建立小巷管家队伍工作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区农委:指导各镇政府做好“小巷管家”选派工作,协调街道在推广建立小巷管家队伍工作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四、工作任务(一)规范运行管理。将“小巷管家”纳入海淀区“管城理市”志愿服务体系,依托“志愿北京”全区统一志愿者注册网络平台,开展“小巷管家”项目发布、实名注册和服务计时,规范志愿活动。各街镇要建立“小巷管家”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工作职责、招募聘用、业务培训、服务保障等要求,指导开展日常工作。(二)明确工作职责。“小巷管家”要认真履行“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做、实时报、及时记”工作职责:对照背街小巷建设标准每日巡视,经常性走访收集社情民意,随手解决力所能及的环境问题,实时报送各类问题,及时记录工作情况,做好宣传社会公德、动员公众参与、劝阻不文明行为等日常工作。(三)组织招募培训。“小巷管家”一般由在辖区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市民担任。各街镇要按照“公开、自愿、服务”的原则,不设年龄、性别、学历等门槛限制,向社会公开招募“小巷管家”,鼓励和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家门口街巷环境整治提升。同时,组织开展系统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小巷管家”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四)构建激励机制。各街镇结合实际,采用时间储蓄、服务兑换、给予交通、就餐补贴等方式,构建以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服务保障、未来奖励等为主要内容的“小巷管家”激励措施,确保激励机制落到实处,增强“小巷管家”志愿服务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