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台大红门产业升级提速 空间重构引领居家服务新生态
在推进首都功能优化背景下,丰台区大红门区域启动系统性产业空间重构计划。该计划以五年为周期,通过渐进式疏解传统批发业态,释放产业空间资源,导入创意设计、高端商务及生活服务类创新主体,构建服务首都市民的品质生活示范区,形成区域招商引资新引擎。 一、业态调整路径明确 大红门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服饰商贸集散地,现有服饰批发市场及关联商户规模居全市前列。基于非首都功能疏解及区域高质量发展要求,确定实施梯度退出机制:五年内通过关停、转型、合并等方式,分阶段压缩传统批发市场规模。首批启动三家代表性市场改造,引入国际品牌运营方参与空间再开发,重点淘汰仓储型、低附加值业态,建立准入清单与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二、空间功能迭代升级 腾退建筑及地块将遵循"功能融合、服务集成"原则重构: 1. 南中轴文化带规划建设创意设计聚合区,吸引独立设计师工作室、材料研发实验室进驻,打造面料创新中心与时尚发布平台; 2. 改造市场建筑转型为居家美学体验综合体,设置沉浸式场景化展厅,提供从硬装设计到软装定制的全流程服务; 3. 沿主要街区布局家庭生活创新工坊,开设环境艺术课程、智能家居互动体验区,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服务终端。 三、产业生态链系统重塑 新建示范区重点培育三类核心功能: 1. 高端生活服务业构建"设计+定制+售后"闭环,发展数字化全屋定制、艺术化空间改造等特色业务; 2. 商务服务枢纽汇集品牌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专业机构,赋能创意企业商业化运作; 3. 文商旅融合区植入主题餐饮、限时艺术展等休闲业态,形成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消费目的地。配套建立设计师孵化基地、原创品牌加速器等产业促进平台。 四、政策协同保障机制 丰台区建立专项工作组统筹实施: 1. 出台存量建筑功能转换技术导则,允许改造项目适度突破原有规划限制; 2. 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支持首店经济、旗舰项目落地; 3. 搭建商户转型对接平台,提供职业培训、法律咨询及品牌升级服务。同步完善公共交通接驳体系,新增文化专线巴士连接城市主要功能区。 五、区域联动效应显现 此次转型深度嵌入首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周边文化博览区、商务金融区形成功能互补。空间再造过程注重保留工业遗存风貌,通过改造旧厂房打造定制家具工坊等特色空间。预期建成后将带动南城服务业能级提升,形成辐射京津冀的品质居家服务供给高地。
2025-08-16
-
白沟大红门服装城扩容升级 京津冀产业协同再添新标杆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下,保定白沟新城通过招商引资成功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迎来重大产业转移成果。随着大红门服装城B座正式启用,800余家北京批发商户集体入驻,与2014年开业的A座形成规模效应,总商户数突破1500户。此举不仅延续了“大红门”品牌价值,更助力打造北方尾货集散新高地,标志着区域产业协同进入深度整合阶段。 一、 产业转移承接成效显著 北京市丰台区与保定白沟新城签署战略协议后,白沟明确承接大红门区域物流、批发等业态。新落成的B座在功能布局、品牌标识上与原市场无缝衔接,降低商户迁移适应成本。目前入驻商户中,约200家专营尾货批发,计划联合构建北方最大尾货交易中心,进一步巩固白沟在服装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 二、 品牌延续与商户归属感双提升 为保留“大红门”商业基因,白沟项目在设计上沿用原有市场元素,从空间规划到服务配套均延续成熟模式。通过组织专项对接会、政策解读等活动,增强商户扎根信心。部分早期迁入的A座商户表示,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扩大的经营空间,为业务拓展提供了新机遇。 三、 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全面升级 白沟新城同步优化交通、仓储等配套体系,新增物流专线直达京津冀主要城市,缩短货物周转时间。市场内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订单、库存一体化操作。当地还针对商户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推出专项政策,解决后顾之忧。 四、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再提速 此次产业转移不仅带动白沟本地就业,还促进服装加工、电商直播等上下游产业集聚。分析指出,大红门项目的成功落地,为京津冀跨区域合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或推动更多专业市场沿产业链梯度布局,形成更紧密的经济生态圈。
2025-08-15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