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社保代表团探访东城社保中心涉外服务新实践
所属地区:北京-东城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东城区以高水平社保服务优化涉外营商环境,为国际人才提供坚实保障,助力招商引资战略实施。2024年,丹麦社保协定代表团一行在有关国际事务部门人员陪同下,对东城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进行了专项考察访问,深入了解该中心在服务国际就业人员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成熟经验,双方就社保互认与高效经办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聚焦国际合作 共探社保服务衔接
此次考察交流活动核心议题围绕着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在华外国工作者权益保障展开。东城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作为服务国际人才的前沿窗口,向代表团详尽展示了其标准化的经办流程与规范化的管理服务体系。中心重点介绍了专为在华外国工作者设计的社保服务模块,涵盖了从参保登记到待遇申领的全链条闭环服务,充分体现了制度实施的公平性与高效性。
二、设施与服务融合提升国际体验
代表团实地走访了东城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的对外服务大厅。该大厅显著设置了具有多语言引导功能的智能服务区、配备了双语操作系统自助服务终端,并组建了专业化的多语种服务支持团队。大厅专门开辟了涉外服务通道,配备了熟悉国际社保规则的专业人员,为包括丹麦籍在内的外国工作者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这种软硬件结合的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跨国就业人员在社保领域面临的语言沟通、规则理解及业务办理效率问题,获得了代表团的积极评价。
三、制度保障细化确保国际人才权益
在技术交流环节,东城区社保中心系统阐述了中国为境内合法就业的外国工作者构建的社会保障权利框架。讲解重点覆盖了外国工作者依法强制参保的政策依据、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在内的五大险种具体参缴细则与对应的权益内容。特别就工作许可状态变化、在华就业终止或离境等复杂情形下的社保关系存续策略、个人账户处理规则以及未来可能存在的跨国社保待遇领取路径进行了政策与实操层面的专业解析,展现出中国社保体系的全面性与应对国际流动性挑战的制度准备。
四、探索社保关系跨国流动解决方案
跨国就业带来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一直是国际社会保障合作的重点与难点。针对此问题,双方探讨了在现有双边协定框架下提升社保权益跨境携带操作效率的可能性。会议深入探讨了如何优化信息验证流程、缩短待遇核定周期、建立高效对账机制等具体操作层面的协同路径。代表团亦分享了欧盟社保协调机制的部分经验,并探讨了这些成熟经验对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中丹社保协定的潜在借鉴意义。这一交流为未来提升双边社保权益互认及支付便利度奠定了共识基础。
五、服务优化升级面向全球人才需求
座谈中,东城区社保中心介绍了其在持续提升面向国际人才社保服务品质方面的主动作为。这包括不断更新完善的多语种政策指南与详细办事指引,定期组织的跨境社保政策法规专场解读活动,以及专门搭建的线上+线下融合咨询平台,致力于为外籍参保者提供更精准的指导与支持。中心表示将依据国际人才的实际反馈,不断优化服务细节,例如简化认证材料、提供更明确的流程提示等,旨在为在华发展的国际专业人士创造更加稳定、透明的社会保障环境。
六、共识推动中丹合作深化展望
此次考察访问不仅是一次经验的分享,更是深化中丹在社会保障领域双边协作的重要契机。双方一致认同,在全球人才加速流动的趋势下,构建更为流畅、可靠的跨国社保权益保障网络具有战略性意义。依托中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系统性成就以及丹麦在社保领域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未来合作可聚焦于推动双边协定细则的高效落地实施,加强数据交换的合规性与时效性,探索数字技术在国际社保经办中的应用,共同为在对方国家工作的本国公民提供更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支持。东城区在推动社保服务标准化、国际化方面的先行实践,为探索面向未来的城市级国际合作提供了可参照的样本。
此次专项交流显著深化了中丹双方在社会保障经办实务与制度衔接层面的相互理解。双方均表达了继续巩固沟通渠道、积极落实双边协定、共同探索国际规则适用性解决方案的意愿,以期共同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新挑战,持续提升服务国际人才的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