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打造全球级生物医药集群新引擎

生物科技产业 产业集聚区
所属地区:北京-大兴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中检院等国家级科研检测机构全面进驻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标志着园区在生物医药领域全链条服务能力的重大升级。这一战略布局通过优化产业生态和强化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区域招商引资吸引力,为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转化注入核心动能。
一、国家级平台重构产业生态坐标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重要承载区,现已形成以药品研发检测为中枢,融合现代中药、创新化药、医疗器械及生物制药四大主导板块的立体化架构。伴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等核心机构整体迁入,园区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安全性评价、标准制定到上市审批的无缝衔接体系。这种"国家队"资源的聚集效应,使得企业在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医疗器械型式检验等关键环节实现本地化快速响应,平均审评周期压缩30%以上。基地累计引入超过1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形成涵盖病毒载体制备、高通量筛选等前沿技术的协同网络。
二、千亿级投入铸就硬核基础设施
历经多阶段系统性建设,基地已建成总规模达百万平方米的专业化载体。其中投资建设的国家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配置了冷冻电镜集群、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等76类国际尖端设备平台。在公共配套方面,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化医药物流中心、符合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标准的临床样本库及覆盖疫苗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追溯系统。这些设施为费森尤斯卡比、同仁堂等领军企业提供了覆盖中试放大到商业生产的全流程支撑,并吸引剑桥大学医药创新中心等国际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
三、产业闭环激活价值转化动能
基地独创的"研发-注册-生产-流通"四维一体服务体系,正重塑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条。在研发端,依托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源池,推动32个一类新药进入多中心研究阶段;在审批端,绿色通道机制支持创新型医疗器械平均获批时间缩短至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在制造端,智能化工厂集群实现年产原研药制剂5亿支的产能保障;在市场端,依托保税物流中心建立的跨境医药电商平台,助力国产HPV疫苗等产品加速进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这种闭环生态使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提升40%,孵化上市企业数量占北京市生物医药领域新上市公司的50%。
四、制度创新催化协同发展范式
北京市专项出台的《促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为基地赋予政策叠加优势。率先试点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简化特殊生物材料通关流程;建立区域性伦理审查互认机制,推动多中心临床试验效率提升;设立规模20亿元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金,重点支持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这些举措已促成科研机构与企业的217项技术转让,例如某抗体药物通过中检院-CRO联合审评模式,从申报到获批仅耗时11个月,创下同类药品审批速度记录。
五、全球坐标定位产业未来图景
基地正在拓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策源地。按照规划,将建设亚洲最大的大分子药物CDMO基地,新增8个符合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生产单元;打造数字医疗创新中心,重点攻关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颠覆性技术;同步推进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引入JCI认证医疗机构。数据显示,园区企业年度研发投入强度已达营收的18%,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创新密度将支撑北京抢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制高点,预计于未来五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面增强中国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北京大兴区产业园区

北京大兴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大兴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