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团新能源产业布局加速 莱西制造基地领衔全国产能升级
新能源产业
制造业
所属地区:北京-大兴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北汽集团持续推进产业深度整合与区域战略协同,通过一系列重要招商引资举措,在青岛莱西建设核心制造基地,进一步强化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为我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一、构建多层级产能网络体系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并支撑“2020年前成为全球纯电动销量前三”的战略目标,产能的突破性提升成为关键一环。该集团正着力打造以青岛莱西为核心的全国性制造网络:
1. 莱西基地核心地位凸显:该基地设计年产能达25万辆新能源汽车,建成后将是中国最大的单一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其定位不仅在于规模制造,更将聚焦中高端车型的生产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提升产业链整体效能。此项目对带动地方相关配套产业聚集,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意义重大。
2. 常州基地增强供应链韧性:在华东地区启动常州新工厂建设,旨在完善全国生产布局,优化物流体系,实现对长三角经济圈及更广阔区域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分散产能风险。
3. 西部市场战略储备:面对成渝经济圈等西部市场展现的巨大潜力,已启动前期调研与策略性布局工作。相关准备正稳步推进,以期在适当时机高效切入该区域,为后续更大规模的产能与市场投放奠定坚实基础。
二、技术路线创新与产品迭代双驱动
技术的持续突破是提升产品力与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根基。
1. 续航里程阶梯式跃升:技术升级路径清晰,为增强主流车型竞争力,计划在2016年将大部分主力产品的综合工况续航能力提升至260公里。同时,通过保留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经济车型(如原EV200系列),确保在入门级市场的份额稳定。标志性成果EU300系列,凭借300公里续航里程,于2015年实现量产交付,是当时自主品牌纯电产品续航的重要标杆。
2. 核心三电集成技术突破:实现技术优势的关键在于对电驱系统的高度集成化设计。技术团队成功将核心部件深度集成封装,大幅减少传统必需的散热管路等外围结构,在控制总成体积与重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系统的生产一致性、可靠性与整体质量水平,同时降低了物料及制造成本。此技术路线具有可扩展性,为后续更大功率密度和更长续航产品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资本市场助力业务独立快速发展
借力资本市场是优化资本结构、获取发展资源的重要战略路径。积极推进旗下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的独立资本运作进程,通过公开上市等规范化融资渠道募集社会资本,旨在为其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技术研发投入,加速产品迭代与规模扩张,确保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四、全球研发网络协同创新
位于北美的国际研发中心(通常指代硅谷研发中心)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该中心深度整合当地顶尖人才与创新生态资源,重点聚焦前瞻技术预研、智能驾驶算法开发、车联网应用及下一代电池材料等关键领域。它与国内研发团队紧密联动,形成“前端预研(北美)+工程开发与落地(国内)”的高效协同模式,将全球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符合中国及全球市场需求的产品竞争力。
五、锚定全球领先地位的清晰愿景
所有战略举措——制造基地建设、技术研发攻坚、产品矩阵完善、资本市场布局及市场深度渗透——均指向一个明确的战略终点:力争在2020年前跻身全球纯电动汽车制造商销量前三名。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彰显了对自身发展路径的信心以及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重塑的深刻理解。莱西基地的规模效应、集成的核心三电技术、不断扩展的制造网络和资本市场的力量,共同构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多维支撑体系。此举不仅关乎企业个体的发展,也将极大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与技术输出能力。
北汽集团的这一系列战略布局,展现了其作为国内汽车工业骨干企业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的决心与行动力。随着关键制造基地的落成、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以及资本和市场的协同发力,其构建的以产能为核心、技术为驱动、资本为杠杆、全球市场为目标的综合发展体系,正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高端化和国际化提供重要的实践案例。
一、构建多层级产能网络体系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并支撑“2020年前成为全球纯电动销量前三”的战略目标,产能的突破性提升成为关键一环。该集团正着力打造以青岛莱西为核心的全国性制造网络:
1. 莱西基地核心地位凸显:该基地设计年产能达25万辆新能源汽车,建成后将是中国最大的单一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其定位不仅在于规模制造,更将聚焦中高端车型的生产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提升产业链整体效能。此项目对带动地方相关配套产业聚集,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意义重大。
2. 常州基地增强供应链韧性:在华东地区启动常州新工厂建设,旨在完善全国生产布局,优化物流体系,实现对长三角经济圈及更广阔区域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分散产能风险。
3. 西部市场战略储备:面对成渝经济圈等西部市场展现的巨大潜力,已启动前期调研与策略性布局工作。相关准备正稳步推进,以期在适当时机高效切入该区域,为后续更大规模的产能与市场投放奠定坚实基础。
二、技术路线创新与产品迭代双驱动
技术的持续突破是提升产品力与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根基。
1. 续航里程阶梯式跃升:技术升级路径清晰,为增强主流车型竞争力,计划在2016年将大部分主力产品的综合工况续航能力提升至260公里。同时,通过保留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经济车型(如原EV200系列),确保在入门级市场的份额稳定。标志性成果EU300系列,凭借300公里续航里程,于2015年实现量产交付,是当时自主品牌纯电产品续航的重要标杆。
2. 核心三电集成技术突破:实现技术优势的关键在于对电驱系统的高度集成化设计。技术团队成功将核心部件深度集成封装,大幅减少传统必需的散热管路等外围结构,在控制总成体积与重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系统的生产一致性、可靠性与整体质量水平,同时降低了物料及制造成本。此技术路线具有可扩展性,为后续更大功率密度和更长续航产品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资本市场助力业务独立快速发展
借力资本市场是优化资本结构、获取发展资源的重要战略路径。积极推进旗下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的独立资本运作进程,通过公开上市等规范化融资渠道募集社会资本,旨在为其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技术研发投入,加速产品迭代与规模扩张,确保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四、全球研发网络协同创新
位于北美的国际研发中心(通常指代硅谷研发中心)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该中心深度整合当地顶尖人才与创新生态资源,重点聚焦前瞻技术预研、智能驾驶算法开发、车联网应用及下一代电池材料等关键领域。它与国内研发团队紧密联动,形成“前端预研(北美)+工程开发与落地(国内)”的高效协同模式,将全球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符合中国及全球市场需求的产品竞争力。
五、锚定全球领先地位的清晰愿景
所有战略举措——制造基地建设、技术研发攻坚、产品矩阵完善、资本市场布局及市场深度渗透——均指向一个明确的战略终点:力争在2020年前跻身全球纯电动汽车制造商销量前三名。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彰显了对自身发展路径的信心以及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重塑的深刻理解。莱西基地的规模效应、集成的核心三电技术、不断扩展的制造网络和资本市场的力量,共同构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多维支撑体系。此举不仅关乎企业个体的发展,也将极大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与技术输出能力。
北汽集团的这一系列战略布局,展现了其作为国内汽车工业骨干企业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的决心与行动力。随着关键制造基地的落成、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以及资本和市场的协同发力,其构建的以产能为核心、技术为驱动、资本为杠杆、全球市场为目标的综合发展体系,正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高端化和国际化提供重要的实践案例。
北京大兴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大兴长子营新能源物流车抢占市场高地
2025-09-06
大兴定制"政务管家"赋能企业新发展
2025-09-06
北京大兴举办中国传统建筑彩画文化展
2025-09-06
北京亦庄招商引资再引全球半导体浪潮
2025-09-06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重点招商项目启动
2025-09-06
北京提速保障房路网审批 促产城融合
2025-09-06
北京大兴“家庭购”模式商业体试营业
2025-09-06
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干部论坛深化招商赋能领导团队建设
2025-09-05
亦庄创造赋能高铁自动驾驶 智能技术领跑全球轨道创新
2025-09-05
亦庄海淀地块集中出让 企业联合体布局产业资源新动向
2025-09-05
亦庄生物医药园开启创新论坛新程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9-05
北京大兴打造全球级生物医药集群新引擎
2025-09-05
北京大兴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市大兴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关于开展《大兴区招商引资中介机构奖励办法》奖励资金申报的通知
2023-05-06
北京市关于2023年度大兴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3-04-07
北京市大兴区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中心关于印发《大兴区核心团队奖励和服务办法》的通知
2023-01-30
北京大兴区产业园区
-
孙村开发区附近
北京-大兴区
-
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园
北京-大兴区
-
北京泰豪能源互联网创新园
北京-大兴区
-
多元集团廊坊工业园
北京-大兴区
-
德为科技园
北京-大兴区
-
兴盛工业园
北京-大兴区
北京大兴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大兴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