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类中关村"生态 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街道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宝坻区通过招商引资与中关村创新资源深度对接,共建科技金融协同创新共同体。近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与中关村四大服务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标志着区域产业升级迈入新阶段,未来将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战略定位与规划蓝图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重要载体,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总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采用"产城融合"开发模式。该项目借鉴中关村"科技+金融"双轮驱动经验,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区、企业孵化基地等六大功能板块。
二、创新服务体系构建
通过引入中关村科技担保、科技租赁等专业机构,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链。目前已形成"投融保贷"联动机制,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资租赁等差异化服务。这种模式将有效破解中小科创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问题,已有30余家入驻企业获得精准金融支持。
三、区域协同发展效应
科技城充分发挥"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协同优势,建立跨区域技术交易市场。数据显示,合作机构已促成12项科技成果在宝坻区落地转化,带动形成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链。预计未来五年内,该区域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以上。
四、产业生态与就业带动
通过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培育链条,科技城已吸引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据测算,首批落户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创造近4000个技术岗位,带动周边商业配套、人才公寓等城市功能升级,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良性循环。
五、政策创新与制度突破
宝坻区配套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在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等方面形成组合拳。特别在科技金融领域试点"监管沙盒"机制,允许合作机构开展跨境双向投融资、科技保险等创新业务,为京津冀探索可复制的改革创新经验。
六、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30年运营规划,科技城将分三期推进建设,重点打造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区。下一步计划设立规模专项发展基金,联合高校共建重点实验室,预计到2030年将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超500家,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街道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街道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