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周边焕新颜 六条示范街重塑古都风貌
所属地区:北京-东城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0日
东城区近期启动天坛周边环境提升工程,计划打造6条精品示范街。该工程通过拆除违建、封堵"开墙打洞"等措施优化城市空间,为后续招商引资创造优质载体。项目同步完善交通路网,将显著提升区域文旅商业价值。
一、全域整治提升核心区风貌品质
天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周边环境整治是首都核心区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该区域近期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程涵盖天坛路、祈年大街等六条主要街道,核心目标是清除私搭乱建、取缔无证经营、根治"开墙打洞"等多年顽疾。这些违建多形成于世纪之交,涉及餐饮零售等业态,既破坏历史风貌又造成安全隐患。
二、精准拆除重塑传统街巷肌理
施工团队采用分类处置方案推进整治。对于天坛路弧形沿线的避风阁、违规底商等,现已完成首批30处砖混违建的机械破除作业。精忠街路口等重点区域的外扩经营场所被集中清理,违规设置的广告牌匾同步拆除。施工过程中采用雾炮降尘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生活影响。全部90余处违规开墙点位于国庆前夕完成封堵修复。
三、交通优化疏通区域毛细血管
本次工程将释放两条重要交通走廊。通过拆除金鱼池西街违建,正义路由现有20米拓宽至40米标准道路,实现大都市街与天坛路的直接贯通。同时改造西晓市街弯曲路段,将10米宽瓶颈路段拉直扩展为17米双车道。两项路网优化预计缓解金鱼池片区常态化拥堵,构建"两横四纵"的微循环体系。
四、风貌管控传承天坛文化基因
建筑立面修复工程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施工方精选琉璃瓦构件,按官式建筑规制安装中式翘檐,窗棂格栅采用传统冰裂纹样式。色彩体系以天坛主体建筑的蓝绿为主色调,铺装材料选用透水仿古青砖。所有临街商户牌匾将统一采用木质匾额配金漆书法,形成风格协调的"天坛文化长廊"。
五、长效管理构建全民监督机制
为确保整治成效可持续,将实施三维立体管控模式。依托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建立电子档案库,运用高清摄像设备进行智能巡查。同时组建居民志愿监督队参与日常巡防,设立专项奖励资金鼓励举报新增违建。商户准入实施"负面清单"制度,禁止低端业态回潮,引入老字号、文创等符合区域定位的优质商业。
六、民生保障完善生活服务配套
金鱼池社区现有华联超市与标准化菜市场均维持正常运营,居民日常采买不受封堵影响。公共服务网点布局同步优化,新增再生资源回收站和便民维修点。规划在建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将引入品牌连锁便利店及24小时智慧药房,确保基础民生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范围内。
七、品牌升级释放文旅发展势能
环境提升后的示范街区正成为文化体验新载体。据规划部门透露,腾退空间优先用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引进景泰蓝、雕漆等传统工艺工作室。沿街业态招商重点引入文化创意、特色餐饮等产业,预计形成融合历史风貌与现代消费的特色文旅动线。该工程将推动天坛文化辐射圈提质升级,为首都中轴线申遗提供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