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区产业园区
-
北京通州绿色食品园区
北京-通州区
-
出版发行物流中心
北京-通州区
-
永顺互联创客孵化器
北京-通州区
-
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
北京-通州区
-
通州高新科技创业园
北京-通州区
-
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
北京-通州区
北京通州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通州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通州区关于印发通州区2016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8日
有效性:有效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区属机构:现将《通州区2016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2016年3月3日通州区2016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为有效落实《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工作任务,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工作意见》相关工作要求,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强化各类污染源治理,进一步改善我区空气质量,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到2016年底,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控制目标值为87微克/立方米左右,同比下降6%左右;年度挑战值为79微克/立方米左右,同比下降15%左右。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及改善率参考全区水平。二、燃煤污染防治任务分解(一)严控全区燃煤总量任务1:区发展改革委牵头,2016年燃煤总量净削减30万吨以上。(二)实现全区无燃煤锅炉、保持无燃煤茶浴炉大灶任务2:各乡镇政府牵头,对本辖区内燃煤锅炉进行再排查,2016年8月底前完成所有燃煤锅炉拆除改造任务。巩固经营性茶炉大灶整治效果,确保无反弹。任务3:区市政市容委牵头,推进城西5号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工作,确保2016年8月底前完成改造任务。任务4:区经济信息化委牵头,2016年8月底前完成所有工业企业燃煤锅炉拆除改造任务。任务5:区质监局牵头,停止新上燃煤锅炉报装、登记,锅炉内检、外检使用期限不得超过2016年8月31日。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承压锅炉安全使用。(三)实施“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方案任务6:区农委牵头,组织实施平房住户“减煤换煤”工作。制定2016年“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年底前“减煤换煤”9万吨以上,基本实现全区平房户无劣质燃煤。任务7:区农委牵头,会同区农业局、区种植业中心,各乡镇政府配合,对全区规模种植户使用燃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清洁能源替代方案及相关补贴政策,2016年8月底前实现农业种植无煤化。任务8:区农业局牵头,各乡镇政府配合,对全区规模养殖场(户)使用燃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清洁能源替代方案及相关补贴政策,2016年8月底前实现养殖业无煤化。任务9:区农委、区发展改革委牵头,通州供电公司具体落实,做好电力负荷排查,到2016年10月底前,完成全区农村“煤改电”4万户,确保六环内全部平房村实现供暖无燃煤。提前谋划、提前着手今后平房地区电网改造工作,确保“十三五”末实现全区平房住户无煤化取暖,力争提前一至两年完成任务。任务10:区农委、区市政市容委牵头,根据群众意见和管网等具体情况,继续推进农村地区“煤改气”工作。任务11:通州供电公司牵头,组织开展南大街“煤改电”配套设施前期调研,编制可行性方案,协调配套资金及资源。任务12:区市政市容委、区农委牵头,实施“炊事气化解决一批”方案,协调燃气供应,继续推进液化石油气下乡工作,确保农村地区炊事气化无死角、无反弹。任务13:市规划委通州分局牵头,实施“拆除违建减少一批”方案和配套政策,组织开展违建拆除工作。任务14:市规划委通州分局、区农委牵头,会同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各乡镇政府实施“城市化改造上楼一批”方案和配套政策,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改造。任务15:区市政市容委牵头,会同市规划委通州分局、区农委实施“城市管网辐射一批”方案和配套政策。任务16:区国资委、区农委牵头,实施“优质煤替代一批”方案,完善优质煤供应和配送体系;保证优质煤供应满足实际需要,组织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完成全区优质煤替换全覆盖工作。(四)实施各类经营服务行业、公益事业清洁能源改造任务17:区商务委牵头,会同各乡镇政府、相关街道办事处,推进全区商业、零售业、餐饮业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开展有形市场环境整治工作,到2016年8月底,完成全区有形市场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工作。任务18:区教委牵头,2016年8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工作。任务19:区卫生计生委牵头,2016年8月底前全面完成卫生医疗机构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工作。任务20:区国资委牵头,2016年8月底前全面完成下属企业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工作。(五)推进建筑节能改造任务21:区市政市容委牵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符合50%节能标准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的任务指标。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完成50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楼本体改造。(六)加强燃气供应保障任务22:区市政市容委牵头,组织编制燃气管网建设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北京市燃气集团加大燃气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我区天然气管网布局。区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优化资金申请流程。(七)加强电力供应保障任务23:区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市规划委通州分局、通州国土分局等部门全力做好电力设施提升改造过程的手续办理工作。任务24:区供电公司负责,2016年3月底前按照禁燃区建设要求,加大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做好变电站等设施建设、负荷切改等工作,确保禁燃区建设和农户“煤改电”电力需求。(八)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任务25:市规划委通州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质监局、区环保局根据各自职责,严格审批标准。全区新建项目原则采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不再新建、扩建使用煤、重油和渣油等高污染燃料的项目。任务26: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牵头,累计完成70%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工作。禁燃区内禁止原煤散烧,现有燃煤设施按期限完成清洁能源改造。(九)加强优质煤生产企业监管任务27:区质监局牵头,加大抽检力度,减少燃煤污染排放。任务28:区环保局牵头,加强优质煤生产企业粉尘、废气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十)优化能源价格,整合补贴政策任务29:区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区农委按照市相关政策实施农村地区电采暖、空气源热泵及地源热泵、太阳能利用等鼓励政策。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供热价格改革,实现“同热同价”或“清洁能源低价”。任务30:区财政局牵头,整合供暖等相关补助政策,促进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对燃煤锅炉改造燃气支户建设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对集中供热中心清洁能源改造实施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农村电网贷款贴息政策、燃气锅炉氮氧化物减排政策。任务31:区市政市容委牵头,自2016年10月以后停止燃煤锅炉供暖补贴发放。(十一)建立健全绿色能源配送体系任务32:区市政市容委、区农委组织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继续完善绿色能源配送体系;区发展改革委、区国资委协调优质煤货源,确保优质煤和瓶装液化气供应。(十二)加强监管,打击劣质煤经营、运输行为任务33:区综治办牵头,区质监局、通州工商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环保局配合,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全面负责,严防死守,加大执法检查和清理力度,严厉打击集市流动销售、窜村巷销售、临时点销售等违法销售劣质煤行为。任务34:区交通局、通州交通支队、区环保局、区质监局等相关部门建立劣质煤进京联勤机制,开展常态化联合监管执法,杜绝劣质煤进入辖区。三、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任务分解(十三)继续控制车用燃油总量,促进机动车污染减排任务35:区商务委牵头,实施车用燃油消耗总量季度评估制度。(十四)强化机动车管理,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任务36:区市政市容委牵头,严格组织落实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强化机动车静态管理,其中新城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含中仓、新华、玉桥、北苑4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占道停车规范化管理达到100%。(十五)完善本市车辆和外埠车辆限行政策任务37:通州交通支队牵头,组织落实《市交通委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关于对部分机动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通告》的要求,严格执行对本市和外埠机动车限行规定,加大监管力度。任务38:通州交通支队牵头,严格执行市政府制定的扩大外埠车辆限行范围和时间等有关政策,加大对车辆违反禁行、限行规定的查处力度。凡进入六环路内(不含)的外埠车辆必须办理进京证。通州交通支队每月通报超标车及营运黄标车处罚情况。任务39:区交通局牵头,每季度通报核发营运证的注销及新增车辆数量。任务40:区环保局牵头,加强对外埠车辆进京环保要求的宣传,加大对过境车辆尾气排放的检查力度。2016年11月底前完成固定遥测装置安装工作,对主要进京路口及城区主要道路车辆尾气实施24小时在线监测。(十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任务41:区交通局牵头,会同市规划通州分局、通州国土分局落实公交场站规划选址及用地,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协调公交集团,开通、优化、调整辖区公交线网;加大公交出行的宣传力度,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任务42:区市政市容委牵头,2016年新增绿色自行车4000辆,保障绿色自行车运营维护。任务43:区市政市容委牵头,会同通州交通支队、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园林绿化局、区城管执法局按照道路管辖范围分别负责开展自行车道、步行道环境整治。(十七)提高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任务44:通州交通支队牵头,要求新增、更新的公交车、环卫车、旅游车、邮政车、渣土车、班车、校车、机场巴士等重型柴油车必须选用安装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PF)的车型,否则不予办理机动车牌照。任务45:区环保局牵头,会同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城管执法局对辖区内施工工地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区环保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研究本区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制度,探索建立台帐和监管平台。区环保局牵头,研究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并组织实施。(十八)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任务46:区环保局牵头,继续执行老旧车淘汰经济鼓励政策,2016年淘汰老旧车10400辆。加大年检路检等执法力度,加速淘汰国Ⅰ和国Ⅱ汽油车,鼓励车辆报废解体和柴油车提前淘汰。任务47:通州交通支队牵头,淘汰全部黄标车。继续加大对辖区黄标车违法通行的查处力度。任务48:区交通局牵头,严格执行黄标车不予办理营运证等有关政策。通州交通支队牵头,严格执行黄标车不予办理通行证等有关政策。任务49:通州交通支队牵头,安排驻镇民警统计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老旧机动车底数,梳理登记车辆信息,对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及时告知并督促车主到交管局办理报废手续,同时协调上级单位办理强制报废车辆的注销登记。任务50:区财政局牵头,继续核查统计各党政机关老旧机动车辆信息,并组织淘汰退出。任务51:区交通局牵头,会同通州交通支队,负责统计运营单位的老旧机动车底数,督促营运车辆淘汰更新,严格执行老旧机动车不予办理营运证等有关政策。任务52: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牵头,负责基层的老旧车淘汰宣传工作,鼓励车主淘汰老旧机动车。任务53:通州交通支队牵头,会同区商务委严格执行国家报废标准,将车辆使用年限及三个检验周期未参检作为强制报废条件。(十九)促进公交车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任务54:区交通局牵头,坚持先公交、严标准、促淘汰的技术路线,大力发展公交新能源和LNG清洁能源车辆。任务55:区环保局牵头,严格执行在用柴油公交车排放检测标准,2016年抽查辖区内公交车场站柴油车2000辆次以上。任务56:区交通局牵头,推进公交集团新能源公交车辆在全区的运营,协调市公交集团,2016年11月底前实现涉及通州线路公交全部改换成清洁能源公交。加快推进土桥公交充电站建设,确保200辆电动公交车在通州区投入运营。任务57:区国资委牵头,实施辖区公交清洁化率先示范项目,区属公交车在2016年内全部采用清洁能源等低排放公交车。(二十)促进出租车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任务58:区交通局牵头,组织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出租汽车提前报废或更新实施相关鼓励措施的通知》(京政办发〔2015〕17号)要求和“新增、更新燃油出租车严格实施8年改6年强制报废标准”,加快出租汽车淘汰更新步伐。任务59:区环保局牵头,不断提高排放标准水平,鼓励燃油机动车更换三元催化器,在用出租车实现每2年定期更换。任务60:区交通局牵头,大力推广区域电动出租车。加强现有500辆电动出租车的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确保行业安全稳定,完善电动出租车配套设施建设。(二十一)促进环卫车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任务61:区市政市容委牵头,协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参照“绿色车队”要求建设和管理区内清扫、洒水及垃圾运输车。任务62:区市政市容委牵头,对本区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的环卫车按照城市工况进行改造,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污染。(二十二)推动邮政车辆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任务63:区邮政局牵头,加快淘汰老旧邮政车辆,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提高我区邮政配送电动车辆比例。(二十三)促进货运车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任务64:通州交通支队牵头,严格执行市政府发布实施的绿色货运指标评价体系标准,对不符合绿色货运要求的货运车辆坚决不发放通行证。任务65:区交通局牵头,会同区商务委大力发展绿色货运,示范运营新能源货运车,进一步规范绿色车队管理,降低货运车大气污染物排放。(二十四)促进低速汽车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任务66:区农委牵头,区农机中心配合,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按照市农委《关于印发低速货运汽车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农函〔2014〕28号),逐步推进皮卡、轻型卡车替换低速汽车,加速低速货车淘汰和替换工作。2016年11月底前完成市级部门下达的低速货车替换任务。(二十五)促进渣土车结构调整任务67:区环保局牵头,严格执法监管,加大对在用渣土车排放污染物的监管力度。(二十六)促进物流园区和货物流转集散地货物车结构调整任务68:区环保局牵头,会同区交通局和通州交通支队,引导货运及物流企业更新车辆,确保进入物流园区和货物流转集散地的车辆排放达标率达到100%。任务69:区商务委牵头,继续推进在全区物流园区和货物流转集散地使用国III及以上排放标准车辆。六环路内的物流园区和货物流转集散地内使用的叉车电动化比例要达到100%。(二十七)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配套设施建设任务70:区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区市政市容委,继续推进快速充电桩建设,加密城市充换电网络,满足2016年度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车发展需要。(二十八)减少重型载货车辆过境穿行任务71:通州交通支队牵头,实施大型货车绕行城区路线,全面禁止穿越通州主城及新城地区。研究并实施东六环过境大型货车绕行路线。任务72:通州交通支队牵头,按照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出台制定进入本区外埠重型柴油车数量核算方法,统计外埠进京重型车数量,加强监管,减少重型载货车辆过境穿行。(二十九)严格在用车辆达标排放和油品质量监管任务73:区环保局牵头,加大对在用车辆尾气排放的抽查力度。2016年,抽查机动车尾气排放85万辆次以上。加强对检测场监管力度,对辖区机动车检测场监管巡查不少于225场次,现场监督检查车辆不少于1.4万辆次。会同区交通局加强对汽车维修企业的监管,逐步实现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联网,并上传相关环保信息。检查储油库不少于48次,检测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不少于2328次。推进全区5000吨以上加油站开展油气回收在线监控改造工程。任务74:通州工商分局牵头,强化对油品质量的监管,2016年抽测不少于200批次车用汽、柴油样品,严厉打击销售不达标油品的行为。任务75:区质监局牵头,会同区环保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据职责加强对车用汽柴油清净剂、车用氮氧化物还原剂和生产领域成品油质量的监管。任务76:区交通局牵头,严格执行车辆更新程序规定,对本区车辆配发《道路运输证》时,按照《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核查车辆配置及参数。四、工业和其他行业污染防治任务分解(三十)严格执行禁止新建、扩建的高污染工业项目任务77:区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及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严格执行《通州区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新建、扩建项目必须符合准入标准。任务78:区发展改革委、通州国土分局、市规划委通州分局、区环保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前置许可部门严把项目准入关口,严格执行《通州区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禁止建设高污染工业项目。(三十一)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退出工作任务79:区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落实,对全区工业企业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制定《通州区工业调整退出工作实施方案》。到2016年11月底,完成新城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含中仓、新华、玉桥、北苑4个街道办事处辖区)以及潞城镇、宋庄镇、永顺镇及东方化工厂周边等重点地区的工业污染企业全部淘汰退出。任务80:区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及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严格执行《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14版)》,在2016年11月底前调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及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设需要的工业企业500余家(含市级任务80家)。加强低端产业退出工作力度,2016年11月底前完成区内全部家具生产企业(不含红木家具加工企业)退出工作。任务81:区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协调区安全监管局等行业管理部门,各乡镇、街道具体落实,完成全区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储存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的调整退出。任务82:区政府园区管委会牵头,各园区具体落实,推进不符合功能区产业定位的工业企业的退出工作。(三十二)集中整治镇村产业集聚区任务83:区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及各乡镇政府,加快推进镇村产业集聚区污染企业退出。2016年11月底前,组织开展镇村产业集聚区(原工业大院)整治工作,完成50%的整治任务(其中含市级台账上8家镇村产业集聚区),其中京哈高速(G1)以北区域镇村产业聚集区(原工业大院)全部完成整治工作,台湖镇力争同期完成整治工作。(三十三)严厉打击存在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的企业任务84:通州工商分局牵头,区无证无照经营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依法对存在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到2016年11月底前完成全区范围内无照经营、异地经营、超范围经营、违法违规建设经营的工业企业的调整退出。2016年3月底前,完成全部生产加工类无证无照关停企业的验收工作,并确保无反弹。(三十四)压缩全区混凝土搅拌站规模任务85: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及各乡镇政府开展工作,逐步淘汰不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2016年7月底起实现全区未达到绿色标准的混凝土搅拌站全部退出。(三十五)实施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任务86:区环保局严格执行新修订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存在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凡新增燃气锅炉需采取低氮燃烧技术。现有燃气锅炉要按照新修订标准要求,逐步推进辖区内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三十六)实施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物料储运系统密闭化改造任务87: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定期组织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联合执法,保证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物料储运系统正常运行。任务88: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区环保局等执法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三十七)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任务89:区环保局牵头,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全区排放单位进行核查,更新原有数据库。所有排放单位在2016年11月底完成净化设施升级改造。任务90:区环保局牵头,协调区经济信息化委、区交通局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汽车制造、汽车修理、包装印刷、机械电子等重点行业推广使用先进涂装工艺技术,优化喷漆工艺与设备;深化涂装有机废气治理,溶剂型涂料涂装工序必须密闭作业,配备有机废气高效收集和回收净化设施,有机废气收集率逐步达到90%以上,确保达标排放;推进其他溶剂使用工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任务91:区环保局牵头,协调区经济信息化委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完成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减排350吨。(三十八)督促现有工业企业环保技改任务92:区环保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配合,建立全区重点排放单位台账,积极利用现有法规、政策,督促企业对现有生产环节、污染物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三十九)严格环评审批与节能评估,减少工业领域新增污染排放任务93:区环保局对于新增排放量的工业建设项目实施“减二增一”的削减量替代审批制度。任务94: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新建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禁止建设的工业项目和未通过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任务95:区环保局牵头,协调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高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使用比例,落实国家有关含有机溶剂产品限值标准和有机溶剂使用申报制度。加强挥发性有机物面源污染控制,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产品。任务96:区环保局对未完成大气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区域和行业实施区域、行业限批,除民生工程之外,不得批准建设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项目。任务97:各乡镇政府坚决清理,严格执法,关闭违规建设、投产的污染企业、项目,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反弹。(四十)明确全区工业开发区的发展方向和全区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目录。到2017年,市级以上工业开发区基本建成生态工业园区任务98:区政府园区管委会牵头,制定市级以上工业开发区生态化改造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工业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生态化设计和改造。到2016年11月底完成金桥科技产业基地、通州经济开发区东区、通州经济开发区西区、通州经济开发区南区4个市级以上工业开发区及物流基地的生态化园区验收工作。任务99:区经济信息化委牵头,会同区政府园区管委会协调各相关部门和相关乡镇政府,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进入相应的工业开发区、园区或产业基地,推动工业集聚发展。任务100:区环保局牵头,会同区政府园区管委会协调各相关部门和相关乡镇政府,对新建工业开发区、园区和产业基地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已有的每三年开展一次跟踪评价。(四十一)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任务101:区环保局牵头,协调区经济信息化委和区发展改革委,加大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强制列入年度工作任务“双超”、“双有”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四十二)创新经济政策,引导企业自觉减少污染排放任务102: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市里相关部门调查本区高耗能、高耗水行业企业用电、用水等情况。依据北京市相关政策,实施惩罚性电价、水价方案,引导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加快调整转型、有序退出。各相关部门依据职责分工,有效组织落实排污费、污染企业淘汰退出和污染治理资金补助、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等制度。区环保局牵头推广实施企业环保“领跑者”政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任务103:区环保局按照北京市相关政策征收挥发性有机物、施工扬尘和经营性油烟的排污费。严格依法征收,做到应收尽收。任务104:区环保局、区经济信息化委、区财政局执行北京市环保技改补助资金政策,引导企业开展环保技改工作。任务105:区经济信息化委、区财政局按照北京市相关政策制定实施通州区污染企业淘汰退出配套资金补助政策,并不断调整完善。(四十三)强化排放监测与核算,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执法力度任务106:区环保局牵头,强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监测与核算,组织全面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测和核算,完善污染源排放清单,基本实现动态掌握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排放情况。任务107:区环保局牵头,开展2016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充分运用监督性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现场监察等手段,切实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超标排放等违法排污行为,对偷排偷放、屡查屡犯的违法企业,依法予以关停。对涉嫌环境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十四)减少餐饮企业污染排放任务108:区环保局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督促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达标排放、定期清洗烟道,确保油烟净化设施正常使用率不低于95%,每年组织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经营性餐饮油烟直排等违法排污行为。任务109: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会同通州工商分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查处取缔无证照餐饮,整治餐饮油烟污染。任务110:区商务委会同通州工商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环保局、区市政市容委、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照《北京市消夏露天餐饮管理暂行办法》,落实责任,严格执行消夏露天餐饮管理办法及准入标准。(四十五)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任务111:区农业局牵头,会同区种植业中心,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落实,对全区农业污染面源建立台账,结合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开展整治工作,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杜绝使用高挥发性氨肥。任务112:区农委牵头,会同区农业局、区种植业中心,全面清理各类养殖小区和低端种植业,2016年11月底前京哈高速(G1)以北地区全面退出低端种植业、养殖业。(四十六)重点整治,严厉打击“三烧”违法行为任务113:区城管执法局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取缔露天烧烤违法行为。重点打击骑墙、棚内、骑窗烧烤等躲避执法的违法行为,减少“街头污染”。推进烧烤设施实行清洁化改造工作。加大各乡镇中心区、居民聚集区排查、整治力度,2016年11月底前确保产生明显效果。任务114:区市政市容委牵头,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落实,加强对环卫人员的教育力度和垃圾点管理,杜绝垃圾焚烧行为发生。任务115:区农委牵头,会同区农业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农机中心、区城管执法局、区环保局等部门,各乡镇政府具体落实,按照《通州区农作物秸秆和园林绿化废弃物禁烧联合工作机制》开展工作,强化重点时段监管,加大日常巡查,严控秸秆焚烧行为发生。对环境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着火点的乡镇、同一区域连续3次以上受到举报的乡镇、焚烧现象和焚烧事件没有及时妥善处理的乡镇,约谈禁烧工作主要负责人,追究相关责任。五、扬尘污染防治任务分解(四十七)推进绿色施工管理模式任务116: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深入组织开展绿色安全工地创建活动,每半年组织一次“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和“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的认定。任务117: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严格施工扬尘管理,每月开展绿色施工检查考核,通报检查考核结果,确保施工工地达标率100%。对无法达标施工单位报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取消其招投标资格。(四十八)完善施工扬尘管理制度任务118: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建立并及时更新全区建设工地台账、土石方工地台账、拆除工地台账。任务119:区园林绿化局、区水务局、区新城中心区建管委牵头,分别建立行业内部工地台账。区城管执法局对施工扬尘污染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制定台账,对违法单位严格执法。任务120: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明确扬尘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扬尘治理责任,并全面实施施工扬尘治理专项资金制度,将防治费用列入工程成本,单独列支,专款专用。(四十九)加强施工扬尘的属地和行业监管任务121:区环保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及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加强属地管理,综合施策减少扬尘,2016年我区降尘量比2012年下降25%左右。任务122: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市政市容委、区园林绿化局、区水务局根据各自职责加强行业监管,严格对施工工程的管理,确保渣土不过夜、袋装运输;减少重复开挖,开挖道路分段封闭施工、及时修复破损道路;对扬尘违法情节严重的建设、施工单位停止投标资格。(五十)推广扬尘污染防治技术措施任务123: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继续实施推广高效洗轮机、防尘墩、密闭围挡、抑尘网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推进综合措施控制扬尘试点项目工作。任务124: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会同区城管执法局、区市政市容委、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确保全区土石方工程高效洗轮机、防尘墩,确保有效使用率达到100%,其他技术措施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五十一)推进建设工程使用散装预拌砂浆任务125: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在全区建设工程禁止现场使用袋装水泥,搅拌砂浆,其中砌筑(包括砌砖专用砂浆和砌块粘结剂等配套砂浆)、抹灰、地面类砂浆,应使用散装预拌砂浆。施工现场不得建立水泥砂浆搅拌机。(五十二)推广实施轨道交通工地现场密闭化作业任务126: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进一步推广严格执行轨道交通密闭化施工要求,辖区内轨道交通工地标段和竖井全部实现密闭化作业。(五十三)实施施工扬尘视频监控任务127: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会同区城管执法局认真执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制定的视频监控实施细则,明确建设施工工地入口、施工现场高处或塔吊上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与城管执法部门联网。全区5000平方米以上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工地全部规范安装视频监控。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平台,会同区城管执法局对施工围挡不全、道路未硬化、地面扬尘等现象,依法依规处置。任务128:区城管执法局充分利用视频在线自动监控监管施工扬尘,同时加大对工地的现场检查和执法力度,对土石方施工阶段的工地每周巡查1次,其他阶段每月至少巡查2次。(五十四)加强道路清扫保洁任务129:区市政市容委牵头,会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大力推广“吸、扫、冲、收”清扫保洁新工艺,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建立区内主要道路清扫台账,每日主要道路洒水、清扫分别不少于3次,冲洗路面不少于1次。2016年全区新工艺作业覆盖率达到75%以上。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卫生干净指数。(五十五)加大再生水冲洗道路的范围和使用量任务130:区水务局牵头,提高再生水使用量,确保再生水供应能力。任务131:区市政市容委牵头,会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到2016年全区主干道基本实现每日再生水冲洗,再生水使用量力争每日达到400立方米。(五十六)规范渣土车运输管理任务132:区市政市容委牵头,组织对渣土运输实施特许经营、资质管理,实现渣土车全部安装定位系统,确保可实时查询。任务133: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加大建设工程基础土方施工阶段的检查频次,监督督促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总承包和分包单位在土方施工阶段应派专人进行现场值守,严禁违规运输车辆驶离工地,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任务134:区城管执法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渣土运输的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无资质、标识不全的运输车辆,杜绝道路遗撒。任务135:区城管执法局牵头,鼓励举报违法渣土运输行为,加大社会对渣土运输企业、施工和建设单位的违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五十七)加强植树造林,修复生态环境任务136:区园林绿化局牵头,会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加快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强化吸尘抑尘效果。(五十八)扩大水域面积任务137:区水务局牵头,会同各相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加强流域生态治理和建设。2016年计划累计治理河道4条,共79公里;同时督促各乡镇加强沟渠治理力度。六、综合保障措施任务分解(五十九)研究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及“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任务138:市规划委通州分局牵头,会同区环保局、区发展改革委编制完成通州区环境总体规划、“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建立环境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衔接机制,推进“多规合一”,定期进行协调会商。(六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任务139:区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区流管办、通州公安分局、区卫生计生委研究制定我区人口规模调控意见和调控方案,明确年度调控目标和工作措施,确保我区人口调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任务140:区流管办牵头,会同通州公安分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健全人口信息采集和管理平台,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人口规模,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方式,推进人口管理体系建设,减少生活刚性需求增加带来的污染。(六十一)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任务141:区环保局牵头,严格执行《新环保法》、《新大气法》等相关法规,对未批先建、未批在产、偷排偷放、屡查屡犯的违法企业,依法予以关停。加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力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任务142:区环保局牵头,与通州公安分局建立执法联席会议机制,构建联络员制度,掌握环境安全形势,制定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对策,解决环境执法疑难点问题,加强综合保障。(六十二)强化空气重污染应急管理任务143:区环保局牵头,完善《通州区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履行区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职责。任务144:区环保局牵头,会同区应急办,发挥区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作用,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组织相关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效开展空气重污染日应急工作。(六十三)强化区域大气污染协同共治任务145:区环保局牵头,重点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新车排放一致性和在用车环保符合性检查力度;开展联合执法、跨区域执法、交叉执法,对在用重型柴油车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装置不符合要求行为开展专项检查。同步推进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化解过剩产能、炼油石化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重点领域大气污染共治工程。(六十四)构建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任务146:区环保局牵头,构建通州区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合理划定环境监管网格,研究配备环保网格协管员政策,落点、落人、落责,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动态更新污染源台账,全面监管全区环境质量。(六十五)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任务147:区环保局牵头,制定环境信息公开方案,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类渠道,及时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处罚等信息,公开重点污染源监管信息。任务148:区环保局牵头,督促重点污染企业要主动公开污染物排放、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特别是排放有毒大气污染物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三年之内因环境违法受过行政处罚的企业,均要按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公开环境信息,自觉接受监督,对不依法主动公布或不按规定要求公布的依法查处。任务149:区环保局牵头,研究建立企业年度环境行为报告制度,建立企业违法“黑名单”制度。(六十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任务150:区城管执法局、区环保局、区质监局、通州工商分局、区交通局、通州交通支队等部门要按照“零容忍、最严格”的原则,切实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重污染预警及重大活动保障期间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依规按高限处理。建立信访案件责任人制度,对于群众举报违法行为要做到件件落实。(六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和考核问责任务151: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跟踪调度并及时反馈通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措施的全面、有效落实。任务152:区政府督查室将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督查范畴,并会同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联合督查,适时向区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任务153: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织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适时向社会公布,实行“一票否决”。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属有关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会同区监察局、区委组织部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工作不力、行政效率低下、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完成任务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考核不合格的乡镇、街道实施环保区域限批,禁止建设除民生工程以外的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取消授予环境荣誉称号,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六十八)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公众参与任务154:各控制大气污染职责部门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与网络、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深入开展新闻报道,深入解读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政策,全面普及空气质量、大气污染防治等科普知识,正确引导公众客观对待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全方位宣传报道违法排污典型案例,集中系列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新闻监督和舆论作用。任务155:区环保局牵头,协调区农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城管执法局、区财政局等部门编制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共同维护生态安全。(六十九)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任务156:区财政局、区环保局牵头,依据计划措施进展、区级资金支持以及市级大气治理资金使用等要求,分阶段制定资金保障方案,加大社会融资力度,统筹存量、加大整合、调整结构、保证重点,以奖励、补贴和贴息等形式,支持清洁能源改造、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老旧机动车淘汰、污染企业退出、区环保局信息中心运维、细颗粒物源解析、普查性监测等重点措施项目,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七十)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任务157:区环保局牵头,会同区编办、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按照加强环境监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完成40名环境监察人员招聘、培训等工作。完成每个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10—15名专职环保员招聘工作,推进乡镇一级环保监管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满足大气污染防治的需求。(七十一)组织落实《2016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任务158: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委通州分局、区经济信息化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农委、区市政市容委、区交通局、区水务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城管执法局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并实施本部门的年度实施方案,建立台账、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各司其职、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和工程倒排工期,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任务落实,并将实施方案报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北京通州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通州区关于开展2025年度科技创新人才资助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
2024-12-19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12-19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通州区家园中心规划建设运营的意见(试行)
2024-12-05
通州区关于公示2024年通州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项目拟支持名单的通知
2024-12-05
通州区关于印发《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普及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4-11-29
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2024年通州区创新联合体建设后补助申报的通知
2024-10-10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