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招商引资:首都生态创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新典范
一、区位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
平谷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首都生态涵养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桥头堡,坐拥 “两山一河”(燕山、盘山、泃河)的生态格局,肩负着建设 “高大尚” 平谷(高大的山、时尚的谷)的战略使命。这里交通网络便捷高效,构建 “公铁空” 立体交通体系:京平高速、京秦高速穿境而过,45 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1 小时抵达中心城区;平谷线(22 号线)地铁加速建设,建成后 30 分钟连通北京城市副中心;平谷马坊铁路货站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年货物吞吐量超 500 万吨,形成 “京津冀 1 小时经济圈” 和 “首都半小时通勤圈”。
作为北京向东辐射的重要门户,平谷毗邻天津、河北,辐射周边 500 公里范围内超 1.2 亿人口市场,2023 年常住人口达 45.7 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 26%,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占比达 32%,为绿色低碳产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发展空间和人力资源储备。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 62.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超 70%,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形成 “生态优先、创新驱动” 的发展底色。
二、产业生态:绿色引领构建特色产业集群
平谷区紧扣 “生态立区、创新强区、文旅兴区” 发展战略,依托中关村平谷园、马坊物流基地、峪口农科创小镇等平台,重点发展绿色农业与食品、高端制造与通航、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文旅休闲与智慧物流四大主导产业,构建 “生态 + 科技 + 文化” 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绿色农业与食品产业根基深厚,作为 “中国桃乡”,平谷大桃种植面积达 22 万亩,年产量超 25 万吨,“平谷大桃” 品牌价值达 238 亿元。聚集首农食品、汇源果汁、马大姐食品等 300 余家企业,2023 年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 400 亿元。中关村平谷农业科技园建成全国首个 “农业中关村”,峪口禽业、华都峪口禽业等企业引领畜禽种业创新,蛋种鸡产能占全国 30%,成为京津冀高端农产品供应和深加工基地。
高端制造与通航产业特色鲜明,中关村平谷园聚集京东智能物流、旭阳集团等龙头企业,形成 “智能装备 — 无人机 — 通航服务” 产业链。京东亚洲一号平谷物流园是亚洲最大的智能化物流基地之一,日均处理订单超 200 万单;平谷通航产业园拥有华北地区首个 A1 类通用机场,已引进北航长鹰无人机、中航智直升机等项目,2023 年高端制造产业产值达 350 亿元,无人机产值占全市 60%。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加速集聚,依托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京东院区等医疗资源,聚集以岭药业、瑞龙诺赋等 60 余家企业,2023 年产业产值达 200 亿元。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平谷分中心建成 “研发 — 中试 — 生产” 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医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技术成果转化率达 40%,成为首都东部重要的生物医药创新集聚区。
文旅休闲与智慧物流产业亮点纷呈,依托金海湖、京东大峡谷、丫髻山等自然文化资源,形成 “生态旅游 + 休闲度假 + 健康养老” 产业集群。金海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超 200 万人次,渔阳滑雪场、京东石林峡等景区打造 “四季旅游” 品牌,2023 年文旅综合收入达 150 亿元。马坊物流基地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枢纽,聚集顺丰、圆通等物流龙头,年货物吞吐量超 3000 万吨,智慧物流产业增速超 30%。
2023 年,平谷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签约重点项目 132 个,总投资超 1000 亿元,其中绿色农业、高端制造、生物医药项目占比超 85%。百度(平谷)智慧农业总部、中电科二所半导体材料项目等龙头落户,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研发中心、赛诺菲生物制药配套项目持续加码,彰显 “平谷区招商引资” 的强劲吸引力。
三、政策赋能:全周期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平谷区深入推进 “放管服” 改革,打造 “平心服务” 营商品牌,企业开办实现 “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平均用时压缩至 0.5 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至 35 个工作日以内,政务服务 “跨省通办” 事项达 118 项。针对重点企业推出 “服务管家” 制度,2023 年累计解决用工、用能、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 162 个,项目落地效率提升 40%。
要素保障精准有力,全区建成科创载体及标准化厂房超 600 万平方米,中关村平谷园东区、马坊保税物流中心等载体提供 “九通一平” 基础设施配套,企业可实现 “拎包入驻”。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成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建 “绿色食品产业学院”“通航产业创新基地”,每年输送专业技能人才 1.3 万名,2023 年累计解决重点企业用工需求 1.4 万人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设立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平谷工作站,2023 年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 25%,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四、开放合作:双循环格局下的区域协同典范
平谷区作为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联动发展区,主动承接政策红利,2023 年新增企业 8600 家,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 21%,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天津蓟州、河北三河建立 “飞地园区” 合作机制,累计引进京津冀协同项目 380 个,总投资超 700 亿元,实现 “研发在平谷、生产在周边” 的产业链协同模式。
国际合作方面,平谷依托中关村论坛、世界休闲大会等平台,2023 年吸引 90 余个国家和地区、1800 余家企业参与,达成绿色农业技术合作、通航产业发展等协议 420 项。RCEP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3 年平谷海关签发原产地证书 1300 份,享惠货值超 40 亿元,助力农产品深加工设备、无人机零部件等高端产品拓展东南亚市场。
五、未来展望: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域发展新跨越
“十四五” 期间,平谷区明确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首都东部生态创新区” 目标,力争招商引资年均增长 15% 以上,重点引进 “硬科技” 企业、绿色低碳项目和生态友好型产业。聚焦 “双碳” 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建设平谷农业中关村核心区、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等重大平台,计划到 2025 年主导产业产值突破 2000 亿元。
当前,平谷区正以 “链长制” 为抓手,绘制绿色食品深加工、无人机整机制造、中医药配方颗粒等 10 条重点产业链图谱,重点招引智慧农业装备研发、氢燃料电池无人机、生物制药智能装备等领域项目。2023 年新签约的中芯国际北方总部配套项目、空客中国通航服务基地等,将进一步补强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同时,依托平谷线地铁和马坊物流枢纽,持续深化与京津冀核心城市的合作,打造 “轨道上的京津冀” 产业协同示范窗口。
结语
平谷,这座山水环绕、充满创新活力的生态之区,正以 “高大尚” 平谷建设为契机,打造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更有 46 万热情开放的平谷人民。欢迎全国企业前来北京市平谷区投资兴业!招商信息咨询电话:400-162-2002
北京招商项目
-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北京-平谷区
-
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
北京-平谷区
-
大兴庄镇大数据产业园区
北京-平谷区
-
金海湖地区大数据产业园区
北京-平谷区
-
南独乐河镇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北京-平谷区
-
平谷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北京-平谷区
北京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