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招商引资:首都生态涵养区的绿色发展新高地
一、区位优势:山水赋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枢纽
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首都重要生态涵养区和水源保护地,坐拥 “两山夹一河” 的独特地理格局,肩负着守护密云水库(首都水源地,蓄水量达 40 亿立方米)和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的重要使命。这里交通网络便捷高效,京承高速、京密高速(在建)贯穿全域,40 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50 分钟抵达中心城区;京沈高铁密云站 28 分钟直达北京朝阳站,1 小时连通承德、唐山等京津冀节点城市,形成 “首都 1 小时经济圈” 和 “京津冀 2 小时通勤圈”。
作为北京东北部生态与发展双轮驱动的重要节点,密云辐射京津冀地区超 1.2 亿人口市场,2023 年常住人口达 52.7 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 23%,中关村科技园区密云园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占比达 35%,为绿色低碳产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发展环境和人力资源储备。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 65.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超 75%,是北京市首个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形成 “生态优先、创新引领” 的发展底色。
二、产业生态:绿色引领构建特色产业集群
密云区紧扣 “生态立区、科技强区、绿色兴区” 发展战略,依托中关村密云园、密云经济开发区等平台,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文旅融合四大主导产业,构建 “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 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绿色食品产业根基深厚,依托 “中国有机鱼之乡”“北京农业中关村” 优势,聚集首农集团、伊利乳业、古北水镇酒业等 200 余家企业,2023 年产业产值达 300 亿元。密云水库有机鱼年产量达 1500 吨,“密云板栗”“京承皇家酒” 等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中关村密云园绿色食品产业园建成全国首个 “从田间到餐桌” 全程可追溯体系,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达 85%,成为京津冀高端食品供应基地。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加速崛起,聚焦 “双碳” 目标,华能密云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 500MW,国家电投氢能装备产业园建成京津冀首个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规模化生产基地”,2023 年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 200 亿元。密云经开区引进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研发中心、海纳川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项目,形成 “光伏 + 储能 + 氢能” 多能互补的产业格局,新能源装备产值同比增长 30%。
生物医药产业特色鲜明,依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密云院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密云院区等医疗资源,聚集以岭药业、华润双鹤等 80 余家企业,2023 年产业产值达 180 亿元。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密云分中心建成 “研发 — 中试 — 生产” 一站式服务平台,中药配方颗粒产能占华北地区 25%,创新药械注册申报量年均增长 28%,成为首都东北部重要的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
文旅融合产业亮点纷呈,依托密云水库、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等世界级文旅资源,形成 “生态旅游 + 文化体验 + 康养度假” 产业集群。古北水镇年接待游客超 300 万人次,成为京津冀文旅融合标杆;日光山谷、海坨山谷等度假区打造 “民宿 + 户外运动 + 冰雪旅游” 新业态,2023 年文旅综合收入达 150 亿元。中关村密云园数字文创基地引进网易游戏、完美世界等企业,数字内容创作、沉浸式体验等产业增速超 40%,成为首都文化科技融合新亮点。
2023 年,密云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签约重点项目 126 个,总投资超 900 亿元,其中绿色食品、新能源、生物医药项目占比超 80%。百度(密云)智慧能源总部、中电科二所半导体材料项目等龙头落户,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研发中心、赛诺菲生物制药配套项目持续加码,彰显 “密云区招商引资” 的强劲吸引力。
三、政策赋能:全周期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密云区深入推进 “放管服” 改革,打造 “密心服务” 营商品牌,企业开办实现 “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平均用时压缩至 0.5 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至 35 个工作日以内,政务服务 “跨省通办” 事项达 116 项。针对重点企业推出 “服务管家” 制度,2023 年累计解决用工、用能、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 148 个,项目落地效率提升 35%。
要素保障精准有力,全区建成科创载体及标准化厂房超 700 万平方米,中关村密云园北区、密云经济开发区等载体提供 “九通一平” 基础设施配套,企业可实现 “拎包入驻”。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成熟,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农学院等高校共建 “绿色食品产业学院”“新能源创新基地”,每年输送专业技能人才 1.1 万名,2023 年累计解决重点企业用工需求 1.3 万人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设立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密云工作站,2023 年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 22%,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四、开放合作:双循环格局下的区域协同典范
密云区作为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联动发展区,主动承接政策红利,2023 年新增企业 8200 家,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 19%,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雄安新区、承德市建立 “飞地园区” 合作机制,累计引进京津冀协同项目 350 个,总投资超 600 亿元,实现 “研发在密云、生产在周边” 的产业链协同模式。
国际合作方面,密云依托中关村论坛、密云生态马拉松等平台,2023 年吸引 70 余个国家和地区、1200 余家企业参与,达成绿色能源技术合作、农产品深加工等协议 320 项。RCEP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3 年密云海关签发原产地证书 1100 份,享惠货值超 30 亿元,助力新能源装备零部件、绿色食品等产品拓展东南亚市场。
五、未来展望: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域发展新跨越
“十四五” 期间,密云区明确 “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典范之区” 目标,力争招商引资年均增长 15% 以上,重点引进 “硬科技” 企业、绿色低碳项目和生态友好型产业。聚焦 “双碳” 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建设密云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北京农业中关村核心区、文旅康养产业示范区等重大平台,计划到 2025 年主导产业产值突破 1800 亿元。
当前,密云区正以 “链长制” 为抓手,绘制绿色食品深加工、氢燃料电池电堆、生物医药中间体等 10 条重点产业链图谱,重点招引零碳食品加工技术、生物制药智能装备、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项目。2023 年新签约的中芯国际北方总部配套项目、空客中国绿色能源研发中心等,将进一步补强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同时,依托密云水库生态优势,持续深化与京津冀生态协同区的合作,打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实践样本。
结语
密云,这座山水环绕的生态之城,正以 “生态涵养与创新发展” 的双重优势,成为首都东北部投资兴业的热土。这里有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活力迸发的产业集群、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更有 53 万热情开放的密云人民。欢迎全国企业前来北京市密云区投资兴业!招商信息咨询电话:400-162-2002
北京招商项目
-
古北口国际旅游休闲谷产业集聚区
北京-密云区
-
北京太子务综合开发区
北京-密云区
-
大城子镇大数据产业园区
北京-密云区
-
穆家峪镇大数据产业园区
北京-密云区
-
高岭镇大数据产业园区
北京-密云区
-
穆家峪镇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北京-密云区
北京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