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招商引资: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发展新高地
一、区位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枢纽
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 “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重要承载地,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节点。这里交通网络密集便捷,构建 “空铁公” 立体交通体系:京藏、京新等 7 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 小时直达中心城区、雄安新区;京张高铁昌平站 26 分钟抵达西直门,市郊铁路 S2 线连通延庆、张家口,融入 “轨道上的京津冀” 1 小时通勤圈;毗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首都国际机场,30 分钟车程可达两大国际枢纽,形成 “全球资源一日通达” 的区位优势。
作为首都西北部生态屏障和科技创新前沿,昌平辐射京津冀地区超 1.2 亿人口市场,2023 年常住人口达 228.4 万人,其中高学历人才占比 32%,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占比达 45%,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
二、产业生态:创新驱动构建高精尖产业集群
昌平区紧扣 “科技昌平” 发展战略,依托未来科学城、中关村昌平园两大国家级平台,重点发展医药健康、先进能源、人工智能三大主导产业,形成 “原始创新 — 成果转化 — 产业落地” 全链条生态。
医药健康产业领跑全国,聚集百济神州、诺诚健华、万泰生物等 300 余家创新药企,2023 年产业产值突破 1500 亿元。未来科学城生命谷建成全国首个 “细胞治疗 + 基因治疗” 产业集聚区,拥有国家药监局疫苗及生物制品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累计获批一类新药证书 12 个,新冠疫苗年产能超 10 亿剂,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先进能源产业形成 “研发 + 装备 + 服务” 全链条,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等央企研发总部集聚,氢能、光伏、储能等领域技术成果密集涌现。国家电投 “容和一号” 燃料电池系统功率达 150kW,应用于北京冬奥会氢燃料汽车;三一重工南口产业园年产 500 台套风电装备,推动 “双碳” 目标落地,2023 年先进能源产业产值达 1200 亿元。
人工智能产业加速集聚,中关村昌平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引进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龙头企业,建成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开放测试道路超 500 公里,百度 Apollo 无人车累计测试里程突破 1000 万公里。2023 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收入突破 800 亿元,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2023 年,昌平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签约重点项目 186 个,总投资超 1500 亿元,其中医药健康、先进能源、人工智能项目占比超 80%。辉瑞中国研发中心、微软亚洲研究院等跨国机构持续深耕,小米汽车、宁德时代储能研究院等本土龙头落户布局,彰显 “昌平区招商引资” 的强大吸引力。
三、政策赋能:全周期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昌平区深入推进 “放管服” 改革,打造 “昌快办” 营商品牌,企业开办实现 “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平均用时压缩至 0.5 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至 40 个工作日以内,政务服务 “跨省通办” 事项达 136 项。针对重点企业推出 “服务包” 制度,2023 年累计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等问题 217 个,项目落地效率提升 35%。
要素保障精准有力,全区建成各类科创载体超 1000 万平方米,未来科学城 “能源谷”“生命谷” 提供 “九通一平” 基础设施配套,企业可实现 “拎包入驻”。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成熟,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等高校共建 “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每年输送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专业人才 3 万名,2023 年累计解决重点企业用工需求 2.8 万人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设立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昌平分中心,2023 年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 22%,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四、开放合作:双循环格局下的创新协同枢纽
昌平区作为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 98 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 15 项为全国首创。2023 年,自贸试验区昌平片区新增企业 8900 家,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区 55%,成为跨国企业布局中国市场的首选地。未来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集聚 1.2 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试点外籍人才 “一站式” 服务,签证办理时间压缩 40%,国际化创新生态日益完善。
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昌平区企业在津冀两地投资项目超 3000 个,累计投资额超 600 亿元,与廊坊北三县、保定涿州建立 “飞地园区” 合作机制,实现 “研发在昌平、转化在周边” 的产业链协同模式。RCEP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3 年昌平区企业对 RCEP 成员国进出口额达 850 亿元,海关签发原产地证书 1800 份,享惠货值超 60 亿元,助力生物医药中间体、新能源装备等产品拓展东南亚市场。
五、未来展望: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域发展新跨越
“十四五” 期间,昌平区明确 “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定位,力争招商引资年均增长 15% 以上,重点引进 “硬科技” 企业、“隐形冠军” 企业和国际创新机构。聚焦 “双碳” 目标和生命健康前沿,规划建设未来科学城先进能源创新园、中关村昌平园细胞治疗产业基地等重大平台,计划到 2025 年主导产业产值突破 5000 亿元。
当前,昌平区正以 “链长制” 为抓手,绘制医药研发、氢能装备、自动驾驶等 12 条重点产业链图谱,重点招引基因治疗药物、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车规级芯片等领域项目。2023 年新签约的中芯国际北方总部基地、比亚迪储能电池研发中心等项目,将进一步补强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同时,依托中关村论坛、未来科学城国际创新论坛等平台,持续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全球创新资源集聚高地。
结语
昌平,这座兼具首都生态屏障与科技创新活力的现代化新城,正以 “两区” 建设为契机,以产业升级为引擎,以优质服务为保障,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这里有通达京津冀的交通网络、活力迸发的产业集群、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更有 228 万热情开放的昌平人民。

迎全国企业前来北京市昌平区投资兴业!招商信息咨询电话:400-162-2002

北京招商项目

北京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