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创新"四位一体"审批服务助力营商升级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怀柔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聚焦社会投资项目审批痛点,怀柔区以制度创新重塑审批流程,创设"一站代办、一桌商办、一路联办、一台督办"集成化服务体系,显著优化区域招商引资环境。该机制直击环节冗杂、周期过长、企业办事难等堵点,通过系统性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 全域覆盖实施专业无偿代办
为解决企业跨部门协调难问题,怀柔区在行政区域内全域布局专业服务网络。基于"一站代办"机制,在怀柔科学城等产业发展核心区及全域建制镇设立16个专业代办站点,组建具备跨部门协调能力的专职服务团队。这些站点主动对接投资项目主体,从立项备案至竣工验收提供全周期无偿代办,特别针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实践中,代办团队深度介入诺诚健华医药基地项目审批全流程,协调解决用地规划与环评同步推进难题,使该项目较常规审批提速40%。服务开展以来,服务项目总投资规模超百亿元,平均为单项目节省行政成本约40万元。
二、 跨部门联席会商破除审批梗阻
"一桌商办"机制打造问题解决中枢平台。由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建立高频调度机制,每两周组织规划、住建、环保等关键审批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重大产业项目实施"一项目一专班"服务,突破性实施"问题不过夜"处置原则。某生物医药企业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用地性质与产业政策匹配难题,联席会议上多部门现场联合办公,24小时内出具解决方案备案意见书,确保项目及时落地。该机制2024年已累计协调解决重点产业项目审批堵点问题27项。
三、 流程重构推动审批极限压缩
"一路联办"实现革命性流程再造。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推出"多审合一"突破性改革,将规划审查、施工图审查等7项技术审查合并为"综合审图",审查周期从传统45天压缩至15日内。更创新推出"承诺即开工"模式:某智能制造企业签订土地合同后,凭承诺书48小时内同步获取规划预证、施工通知单,实现"拿地即开工"。在商事登记领域推行"证照联办",影视文化企业一次提交材料,可同步完成工商注册、许可审批等6项手续,办理时限整体压缩75%。
四、 智慧监管保障全流程可控
依托怀柔区智慧政务监管平台,"一台督办"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平台接入全部审批部门操作系统,设置17个关键节点监控阈值。系统自动识别超时风险项目,触发三级预警:一般风险黄色提醒至业务科室,中等风险橙色预警至分管领导,重大风险红色督办令直送部门主要负责人。对于怀柔科学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平台定制专属监管模块,实现日均进度自动抓取。运行至今,200余个重点监管项目保持审批时效达标率100%。
五、 改革协同深化制度创新
该创新机制植根于系统性改革土壤。三年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行政权力事项59项,彻底废止变相审批11项。同步构建"1+N"政策支持体系:以《怀柔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为统领,配套出台产业项目"服务包"、影视产业专项扶持等12项实施细则。数字化赋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开发工程建设联合审批系统,打通27个部门数据壁垒,区级审批事项网办率较改革前提升30个百分点,企业办事材料压减率达60%。
六、 市场活力印证改革成效
制度创新有效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截至2024年中期,怀柔区域新登记市场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类企业占比达78%。某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怀柔投资建设研发中心,通过组合运用四项机制,从项目签约到正式投产仅用时5个月,创下同类项目落地速度新纪录。改革红利持续释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怀柔区域GDP比重较机制实施前提升9个百分点,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突破40%。这标志着怀柔区通过制度性变革,成功构建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