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深挖文旅禀赋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文化产业
所属地区:北京-门头沟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近日市级调研组赴门头沟区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题调研,充分肯定当地文旅产业定位与发展成效,强调要统筹古村保护与旅游开发,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门头沟区将通过强化政策集成与政企协同招商引资,打造首都历史文化金名片和国际高端旅游目的地。
一、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工程纵深推进
门头沟区现存1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形成"一村一策"保护开发体系。以斋堂镇灵水村为代表的"五个一"工程(一套保护规划、一套档案资料、一个保护机构、一批保护利用项目、一项村规民约)已完成古建修缮23处,修复古道5.8公里,同步建设数字化保护系统。该项目获得市级专项补助资金1300万元,配套区级资金500万元,构建起"村民参与、专家指导、企业运营"的保护模式。
二、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加速完善
区域旅游构建"三横四纵"交通网络,新建旅游休闲步道112公里串联18个景区。核心项目京西古道活化工程投资2.1亿元,沿古道布局7个驿站和3个文化体验区。按照"五十百千亿"发展体系,计划五年内培育50个精品民宿、100个特色农旅项目,带动千亿级产业规模,打造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旅游核心节点。
三、文旅农融合产业蓬勃兴起
依托世界地质公园资源禀赋,建成29个特色农业观光园,开发出黄芩茶、京白梨等21项"门头沟礼物"农创产品。培育"古道客栈""灵水举人宴"等特色业态,推动文化旅游收入年增幅达18.7%。建立文旅农协同机制,实现农产品转化旅游商品率达65%,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增收8600元。
四、政策集成助力示范区创建
市区两级政府联合出台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设立2000万元文旅发展引导基金。在"多规合一"框架下,优先保障24个旅游项目用地指标,优化23项审批流程。深化国资平台改革,吸引首旅集团等专业机构参与潭柘寺禅修小镇、斋堂古镇等项目建设,撬动社会资本8.3亿元。
五、智慧化服务提升旅游体验
全域旅游智慧平台整合98个旅游资源要素,实现"一部手机游门头沟"。在妙峰山景区试点AI导览系统,布设128处物联感知设备。推出"门头沟文化云"小程序,收录763项非遗数字化资源,线上服务覆盖率达92%。旅游厕所革命完成128座改造,获评全国旅游公共服务示范项目。
六、京津冀协同深化品牌影响
立足首都西大门定位,联动涿鹿、怀来打造"京西文化走廊"。推出跨区域旅游年卡覆盖46家景区,年发行量突破15万张。连续举办八届永定河文化节,培育出"古道马拉松""山地音乐季"三大品牌活动。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98.5亿元,同比增长21.3%。